述叙的意思、述叙的詳細解釋
述叙的解釋
亦作“ 述叙 ”。猶叙述。《後漢書·皇後紀上·明德馬皇後》:“常與帝旦夕言道政事,及教授諸小王,論議經書,述敍平生,雍和終日。”《後漢書·班固傳下》:“ 固 又作《典引》篇,述敍 漢 德。” 北魏 郦道元 《水經注·汶水》:“前有石銘一所, 漢 末 奉高 令所立,無所述叙。”
詞語分解
- 述的解釋 述 ù 講話,陳說,叙述。述評。描述。論述。綜述。述職。述而不作。 修纂:著述。 循,順行:“報我不述”。 筆畫數:; 部首:辶; 筆順編號:
- 叙的解釋 叙 ù 述說:叙說。叙事。叙話。叙親。叙舊。 同“序”①②③。 評議等級次第:叙功。叙獎。叙用(分級進用)。叙擢(分級提拔,授予宜職)。 道講說談 筆畫數:; 部首:又; 筆順編號:
專業解析
"述叙"在現代漢語中屬于較為書面化且使用頻率較低的詞語,其核心含義側重于有條理地陳述、講述或記載事情。它融合了“述”與“叙”兩個語素的含義:
- “述”:指轉述、陳述、遵循原有内容進行說明,強調對已有事實或他人觀點的傳達。如《說文解字》釋為:“述,循也。”
- “叙”:指條理分明地陳述、記述、鋪陳,強調對事件、過程或思想的組織與表達。如《說文解字》釋為:“叙,次弟也。”引申為按次序陳述。
因此,“述叙”的詳細釋義可歸納為:
按照一定的條理和次序,對事件、經曆、觀點或知識進行詳細的陳述、講述或記載。 它強調表達過程的條理性、完整性和忠實性,常用于書面語或正式場合,指對内容的系統化呈現。
與近義詞的辨析:
- 叙述: 最常用,泛指把事情的前後經過記載下來或說出來,側重過程本身。
- 陳述: 指有條理地說出或寫出,常用于說明事實、觀點或理由,較為客觀。
- 講述: 強調口頭上的說、描述,帶有一定的生動性。
- 述叙: 書面色彩更濃,更強調條理清晰、内容詳實、系統完整的表達或記錄行為。它隱含了對所述内容的整理和組織過程。
權威來源參考:
-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雖未單獨收錄“述叙”詞條,但對“述”和“叙”的釋義清晰體現了該合成詞的核心内涵。“述”釋為“陳述;叙述”,“叙”釋為“說;記述”。(來源: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編,商務印書館出版)
- 《漢語大詞典》:作為大型曆時性語文詞典,其對“述”和“叙”的古義和引申義有詳盡記載,為理解“述叙”的構詞理據和語義融合提供了基礎。(來源: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編纂,上海辭書出版社出版)
- 語言學著作:在詞彙學、構詞法研究中,“述叙”作為由兩個近義語素(述、叙)構成的聯合式合成詞,其整體意義是語素義的疊加與融合,強調有條理的表達行為。(參考:現代漢語詞彙學相關學術著作)
“述叙”是一個書面語色彩濃厚的動詞,意指系統、條理、完整地陳述或記載内容。其使用雖不及“叙述”普遍,但在需要強調表達的系統性、詳實性和條理性時,仍是一個可供選擇的精準詞彙。其權威釋義建立在核心語素“述”與“叙”的經典解釋之上,并符合漢語聯合式合成詞的構詞規律。
網絡擴展解釋
“述叙”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shù xù,其核心含義為叙述,即通過語言或文字表達事件、經曆或觀點。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詞義解析
-
基本含義
“述叙”指有條理地陳述或記錄某件事,強調對内容的整理與表達。例如《後漢書》中提到“述敍平生,雍和終日”,即通過叙述生平經曆來傳遞情感。
-
詞素拆分
- 述:本義為遵循、陳述,如《說文解字》中“述,循也”。
- 叙:原指次序(如“百揆時叙”),後引申為述說(如“叙事”)。兩字組合後側重“表達與整理”的雙重含義。
二、引證與用法
- 古代文獻
《後漢書·班固傳》中“述敍漢德”指通過文字叙述漢朝的德政。
- 現代用法
現多用于書面語,如“述叙經曆”“述叙觀點”,與“叙述”同義,但使用頻率較低。
三、相關辨析
- 同義詞
“叙述”“陳述”“闡述”均可表達類似含義,但“述叙”更顯書面化。
- 結構特點
詞語結構為“述(半包圍結構)+叙(左右結構)”,符合漢語複合詞常見形式。
四、使用建議
該詞適用于正式文體或文學創作中,日常口語中更常用“叙述”。如需進一步了解古代用例,可參考《後漢書》相關篇章。
别人正在浏覽...
不慧穇子蟬噪瘡痏傳事闆村塢寸義擋戗盜私大群燈節踮腳颠狂鼎貴反璞歸真風言風語鳳翥龍骧紛亂感興趣告終歸斷環蝕護旗家累儉寶繭稅拘閉開肇空門欄檻梁壞裡乘洛陽才子面目鳴呼彌天蓋地奈河腦瓜子鼙吹品學婆羅洲齊規器量七星冠軟腳酒色役攝護腺失鄉世則施針受圖樹大根深貪粗探騎投資銀行危機湘雲鶴氅宵夙斜玉兒羲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