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漂流;漂浮。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摩揭陀国上》:“以其服用投 尼连河 , 捺地迦叶波 见诸祭器随流漂泛。”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一:“盖拘束以度日月,若鸟在笼中;漂泛於乾坤间,若萍浮水上。”
(2).谓明显表现。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凯绥珂勒惠支木刻<牺牲>的说明》:“之所以于我们这样接近的,是在她那强有力的,无不包罗的母性。这漂泛于她的艺术之上,如一种善的征兆。”
“漂泛”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为piāo fàn,其含义可从以下两方面解析:
字面意义
指物体在水面或空中漂流、漂浮,无固定方向。例如唐代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描述祭器“随流漂泛”,宋代罗大经《鹤林玉露》用“萍浮水上”比喻漂泊状态。
引申比喻
形容人或事物缺乏明确目标,随波逐流。例如“漂泛的人生”指没有稳定方向的生活状态。
若需进一步了解古籍中的具体用例,可参考《大唐西域记》或《鹤林玉露》。
漂泛是一个动词,常用来描述物体在水面上随波逐流的运动。它指的是物体被水流冲击或风浪推动,漂浮在水面上旋转或移动。
漂泛的部首是氵(水字旁),它由3个笔画组成。
漂泛这个词的来源比较直观,由两个形象的汉字组成:漂和泛。
漂泛在繁体中写作「漂泛」。
在古代,漂泛这个词的写法可能与现代略有不同,但基本上与现代汉字相似。
1. 大雨过后,河面上漂泛着大量的漂浮物。
2. 孩子们在湖边放了一只纸船,看着它漂泛在湖面上。
漂浮、漂流、漂亮、泛滥、泛舟
漂浮、漂流
沉没、静止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