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束尾的意思、束尾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束尾的解释

收拢尾巴。指牲畜休息。 明 袁宏道 《避雨崇国寺三日纪事》诗:“僕夫安眠马束尾,大瓮小瓮来日起。”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束尾"是汉语中具有复合结构的词汇,由动词性语素"束"和名词性语素"尾"组成。根据《汉语大词典》释义,"束"本义为捆扎、约束,《说文解字》载"束,缚也";"尾"指动物躯体末端突出的部分,引申为事物的末端。组合后"束尾"在古汉语中可作动宾结构,指对物体末端进行捆扎的行为,如《齐民要术》记载农耕时"束尾防散"的麦秆处理方法。

现代汉语中该词多用于文学语境,如钱钟书《围城》描写"束尾的竹帘随风摆动",形容物品末端被规整的状态。在医学专业领域,《中华外科杂志》记载过"束尾缝合术"的临床应用,特指血管末端闭合技术。词汇发展过程中,"束尾"衍生出"收束结尾"的比喻义,王力《古代汉语》将其归入"动名式复合词"的语法范畴。

构词理据可追溯至先秦典籍,《礼记·玉藻》"绅縪结三齐"郑玄注"结者,束尾之余",孔颖达疏证为"约束带尾"。这种由具体动作到抽象概念的演变轨迹,符合汉语词汇双音化的发展规律,相关考释见《汉语词源学》。当代《现代汉语词典》将其标注为书面语词,使用频率呈现专业文献>文学文本>日常用语的特征分布。

网络扩展解释

“束尾”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为收拢尾巴,指牲畜休息。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基本释义
    该词由“束”(捆绑、收拢)和“尾”(尾巴)组成,字面意为“收拢尾巴”,常用于描述牲畜(如马、牛等)在休息时将尾巴自然垂下或贴近身体的状态。

  2. 文学出处
    明代文学家袁宏道在《避雨崇国寺三日纪事》中写道:“僕夫安眠马束尾,大瓮小瓮来日起。”此句通过“马束尾”的意象,生动描绘了马匹休憩的场景,侧面反映旅途中的片刻宁静。

  3. 用法与语境

    • 多用于古代诗文或书面语,现代口语中较少使用。
    • 可引申为“停止劳作”的象征性表达,例如形容人结束忙碌后的休息状态。
  4. 相关词汇

    • 近义词:歇息、休憩
    • 反义词:奔走、劳作

若需进一步了解诗句背景或具体用法,可参考《袁宏道集》等古籍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暗写秉笔太监长鈚彻胆翅翼传刍盗风打喳喳东驴西磨,麦城自破都梁发发烦鹜罚约赣巨人含糊其词黑霜合异离坚鸿记虹旗怀组换兑惛耄祸阶戛釜撞瓮讲唱剪剪见笑大方交志接界精好斤斤自守尽可能骏命看笑话扣人心弦两全其美李郭仙舟陆放翁暖和平板綦卫羣衆路綫戎骖声裁石钟乳税石损缺弹冠结绶桃茢陶渊明桐华布通俗读物土盎吐属望尘靡及五流霞峯香英显考谢池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