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束尾的意思、束尾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束尾的解釋

收攏尾巴。指牲畜休息。 明 袁宏道 《避雨崇國寺三日紀事》詩:“僕夫安眠馬束尾,大甕小甕來日起。”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束尾"是漢語中具有複合結構的詞彙,由動詞性語素"束"和名詞性語素"尾"組成。根據《漢語大詞典》釋義,"束"本義為捆紮、約束,《說文解字》載"束,縛也";"尾"指動物軀體末端突出的部分,引申為事物的末端。組合後"束尾"在古漢語中可作動賓結構,指對物體末端進行捆紮的行為,如《齊民要術》記載農耕時"束尾防散"的麥稈處理方法。

現代漢語中該詞多用于文學語境,如錢鐘書《圍城》描寫"束尾的竹簾隨風擺動",形容物品末端被規整的狀态。在醫學專業領域,《中華外科雜志》記載過"束尾縫合術"的臨床應用,特指血管末端閉合技術。詞彙發展過程中,"束尾"衍生出"收束結尾"的比喻義,王力《古代漢語》将其歸入"動名式複合詞"的語法範疇。

構詞理據可追溯至先秦典籍,《禮記·玉藻》"紳縪結三齊"鄭玄注"結者,束尾之餘",孔穎達疏證為"約束帶尾"。這種由具體動作到抽象概念的演變軌迹,符合漢語詞彙雙音化的發展規律,相關考釋見《漢語詞源學》。當代《現代漢語詞典》将其标注為書面語詞,使用頻率呈現專業文獻>文學文本>日常用語的特征分布。

網絡擴展解釋

“束尾”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收攏尾巴,指牲畜休息。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基本釋義
    該詞由“束”(捆綁、收攏)和“尾”(尾巴)組成,字面意為“收攏尾巴”,常用于描述牲畜(如馬、牛等)在休息時将尾巴自然垂下或貼近身體的狀态。

  2. 文學出處
    明代文學家袁宏道在《避雨崇國寺三日紀事》中寫道:“僕夫安眠馬束尾,大甕小甕來日起。”此句通過“馬束尾”的意象,生動描繪了馬匹休憩的場景,側面反映旅途中的片刻甯靜。

  3. 用法與語境

    • 多用于古代詩文或書面語,現代口語中較少使用。
    • 可引申為“停止勞作”的象征性表達,例如形容人結束忙碌後的休息狀态。
  4. 相關詞彙

    • 近義詞:歇息、休憩
    • 反義詞:奔走、勞作

若需進一步了解詩句背景或具體用法,可參考《袁宏道集》等古籍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背包陂埭備體鯾子熛燼别籍異居逼淩鼻苗倉廥車帷愁輪搥胸跌足道場院隄防敦故敦煌變文多收并畜發摘奸隱廢淹福底兒浮桁俛首帖耳高風高喚骨肉相連梏亡河落海乾候賬黃徼簡練踐行錦心繡腸居盈狂矞老實頭魯敦周彜蠻花枚筮棉花糕名方内法手缥瓷青使凄塞取诎人鬲仁言利博氄毨爽悟束身受命肆惡酸凄潭壑猬起鷄連五棱子五屍箱兒裡盛隻小女子消頹釁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