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监农的意思、监农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监农的解释

监督农事。《国语·周语上》:“距今九日,土其俱动,王其祗祓,监农不易。”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监农"是中国古代设置的掌管农业事务的官职或职能,主要职责是监督、管理农业生产,劝课农桑,以保障国家粮食供应和赋税收入。其具体含义和演变如下:


一、核心含义与职能

  1. 监督农业生产

    "监"意为督察、管理,"农"指农业。"监农"即代表中央或地方官府巡视、督促农耕活动,确保土地得到有效耕种,防止荒废。例如汉代设有"劝农使"或"督农掾",负责巡查郡县农事。

  2. 推广农业技术

    监农官需指导农民改进耕作方法,引进新作物品种,推广先进农具,以提高产量。唐代在州府设"劝农官",定期巡视田亩并传授种植技术。

  3. 管理农田水利

    统筹水利工程修建与维护,保障灌溉。如宋代在江南地区设"提举圩田"等职,兼具监农职能,主管围垦与水利。


二、历史演变与官职设置


三、文化意义与文献记载

"监农"反映了古代"以农立国"的政策导向,如《汉书·文帝纪》载:"遣谒者劳赐三老、孝者帛,人五匹,悌者、力田二匹,廉吏二百石以上率百石者三匹。"其中"力田"即受监农官表彰的模范农户。南宋《农书》亦强调:"监司守令,劝农为职。"


四、现代价值

古代监农制度对当代农业管理仍有启示意义,如技术推广、防灾减灾等职能,与今日农业部门的指导服务一脉相承。


参考来源:

  1. 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华古籍资源库(《汉书》《唐六典》原文)
  2.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中国古代官制大辞典》
  3. 中华书局点校本《宋史·职官志》
  4. 《明会典》《清史稿》职官志(中华书局影印本)

网络扩展解释

“监农”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方面综合解释:

一、基本含义

“监农”指监督农事,即对农业生产活动进行监管。其中“监”意为监视、督察,“农”指农业或农民,组合后强调对农耕事务的管理。

二、出处与历史背景

该词最早见于《国语·周语上》:“距今九日,土其俱动,王其祗祓,监农不易。” 此句描述周王在特定时节举行仪式后,仍坚持监督农事,体现古代统治者对农业的重视。

三、使用场景

  1. 古代行政职责:多指官员或君主督促农耕,确保农业生产顺利进行。
  2. 文献引用:现代主要用于解读古籍或历史研究,如分析先秦时期的农业管理制度。

四、相关扩展

如需进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具体历史案例,可参考《国语》相关章节或农业史研究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豹文宝挝八戎不象事采凤随鸦苍官草靡风行策得辞祸村舍大厉丹漆鞑妖得适點醒踶触楯纷发和妨碍反科学风斯在下冯子富邑光导纤维管勾规简孤亢嘿泯麾叱活支沙接收敬鬼神而远之紧缩舅公酒品卷头掘土机恳恋梨顋露餐风宿鹿死谁手胪言貌合心离梅汤前册清糟染丝之变入口三尺童蒙梢瓜省括束栝谈绪替懈违误无底洞下颌纤健仙姿佚貌下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