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听候的意思、听候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听候的解释

[wait for a decision] 遵命等候

听候决定

详细解释

注意等候。多用于官府或上级的决定。 宋 苏轼 《论积欠六事并乞检会应诏所论四事一处行下状》:“其於理合放而於条未有明文者,即且令本州权住催理,听候指挥。” 元 关汉卿 《四春园》第二折:“他是原告,不必问他,着他随衙听候。” 明 唐顺之 《请游兵疏》:“近该兵部题覆 山西 巡抚之奏,特留此一枝兵,听候海上消息。”《红楼梦》第一○五回:“且请众位府上亲友各散,独留本宅的人听候。” 孙厥 《新儿女英雄续传》第二二章:“把一个团的全部人枪,‘拉’到 大清河 边的 茫茫口 ,听候上级的命令。”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听候”是一个汉语动词,其含义和用法在不同语境中具有以下特点:

  1. 基本含义
    指恭敬地等候上级或官方的决定,常见于正式场合或上下级关系中。例如“听候调遣”“听候处理”,体现对指令的服从性。

  2. 详细说明

    • 词性结构:并列式合成词(听+候),强调“等候并遵从”。
    • 历史用例:
      宋代苏轼在奏折中提及“听候指挥”,元代关汉卿的《四春园》中有“随衙听候”的表述,均体现古代官府文书的正式性。
    • 现代场景:多用于军事指令(如“听候调遣”)、职场安排(如“听候分配”)或法律程序(如“听候判决”)。
  3. 使用注意
    该词带有被动色彩,主语通常为被安排的一方。例如《儒林外史》中“听候调遣”,现代例句“听候上级命令”,均体现对指令的遵从。

若需更多古文例证或具体语境分析,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权威古籍数据库。

网络扩展解释二

听候

“听候”是一个汉语词汇,组成了“听”和“候”两个字。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这个词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笔画、来源、繁体、古时候汉字写法、例句,以及其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

意思

“听候”意为接受或等待命令、指示,表示服从、依从他人的安排或指挥。

拆分部首和笔画

“听”字的部首是耳字旁,总计8画;“候”字的部首是亻字旁,总计10画。

来源和繁体

“听候”这个词的来源并不十分明确,但“听”表示倾听,听从指示的意思,“候”表示等待的意思。

在繁体中,“听”保持不变,而“候”字在繁体中写作 “後”。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书写方式会有一些差异。在繁体中,“听”并没有明确的古代写法变动,而“候”字在古代又有两种写法:“侯”和“后”。这两种写法在《说文解字》中都有出现,但“后”字的使用更加普遍。

例句

1. 请你听候我的指示,按照我的安排行事。

2. 他临危受命,听候调遣。

3. 作为团队的一员,我们需要听候领导的指挥。

组词

组词:等候、候补、候选、耐心听候

近义词

近义词:听从、依从、服从、待命

反义词

反义词:不听、不顺从、不服从、反抗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