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候的意思、听候的详细解释
听候的解释
[wait for a decision] 遵命等候
听候决定
详细解释
注意等候。多用于官府或上级的决定。 宋 苏轼 《论积欠六事并乞检会应诏所论四事一处行下状》:“其於理合放而於条未有明文者,即且令本州权住催理,听候指挥。” 元 关汉卿 《四春园》第二折:“他是原告,不必问他,着他随衙听候。” 明 唐顺之 《请游兵疏》:“近该兵部题覆 山西 巡抚之奏,特留此一枝兵,听候海上消息。”《红楼梦》第一○五回:“且请众位府上亲友各散,独留本宅的人听候。” 孙厥 《新儿女英雄续传》第二二章:“把一个团的全部人枪,‘拉’到 大清河 边的 茫茫口 ,听候上级的命令。”
词语分解
- 听的解释 听 (聽) ī 用耳朵接受声音:听力。听写。听觉。聆听。洗耳恭听。 顺从,接受别人的意见:言听计从。 任凭,随:听任(坣 )。听凭。听之任之。 治理;判断:听讼(审理案件)。听政。 量词,指马口铁密封
- 候的解释 候 ò 等待:等候。候车室。候选人。守候。候补。候场。候审。候诊。 看望,问好:伺候。问候。 时节:时候。气候。候鸟。候虫。 事物在变化中的情状:火候儿。症候。 古代把五天称为“一候”,现气象学上仍沿
专业解析
“听候”是一个汉语动词,其核心含义是安静地、顺从地等待(上级或对方的)吩咐、指示或决定。它强调的是一种被动等待的状态,通常带有服从、遵从的意味。
以下是从汉语词典角度对其进行的详细解释:
-
基本释义:
- 等候(吩咐、指示、决定)。 指处于待命状态,不主动行动,而是等待来自权威方、上级或相关方的进一步指令或结果。
- 示例: “士兵们都在营房里听候命令。” / “面试结束后,他回家听候通知。”
-
字义解析:
- 听: 本义是用耳朵接受声音,引申为接受、服从、任凭。在这里强调的是“接受”即将到来的指示或决定。
- 候: 指等待候、伺候。在这里强调的是“等待”的状态。
- 因此,“听候”二字结合,形象地描绘出一种“(恭敬或顺从地)等待着并准备接受(指令)”的状态。
-
用法与语境:
- 常用于正式、公务或上下级关系中。 如军队、职场(等待上级安排或通知)、司法程序(等待判决或传唤)、办事流程(等待审批结果)等场景。
- 隐含被动性和服从性。 使用“听候”时,主体通常处于相对被动的位置,其下一步行动取决于他人的决定或命令。
- 常与表示指令、决定的名词搭配。 如“听候命令”、“听候指示”、“听候调遣”、“听候吩咐”、“听候发落”、“听候处理”、“听候通知”、“听候佳音”等。
-
近义词辨析:
- 等候: 意义最接近,指一般的等待,但“听候”更强调等待的是指令、决定,且带有更强的服从意味。
- 静候: 强调安静、耐心地等待,多用于期待好消息(如“静候佳音”),而“听候”则更中性,等待的内容可以是任何指令或结果。
- 待命: 特指等待命令,随时准备行动,与“听候命令”意思非常接近,但“待命”本身不包含“听”的服从感,更侧重“准备行动”的状态。
权威来源参考:
-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 对“听候”的释义为“等候(上级的决定)”。这是中国最具权威性的现代汉语词典之一,其释义简洁准确,点明了核心含义是“等候”且对象通常是“上级的决定”。 (作为标准辞书,其在线版本通常需订阅或购买,故不提供具体链接,但该词典是学界和公众公认的权威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
“听候”是一个汉语动词,其含义和用法在不同语境中具有以下特点:
-
基本含义
指恭敬地等候上级或官方的决定,常见于正式场合或上下级关系中。例如“听候调遣”“听候处理”,体现对指令的服从性。
-
详细说明
- 词性结构:并列式合成词(听+候),强调“等候并遵从”。
- 历史用例:
宋代苏轼在奏折中提及“听候指挥”,元代关汉卿的《四春园》中有“随衙听候”的表述,均体现古代官府文书的正式性。
- 现代场景:多用于军事指令(如“听候调遣”)、职场安排(如“听候分配”)或法律程序(如“听候判决”)。
-
使用注意
该词带有被动色彩,主语通常为被安排的一方。例如《儒林外史》中“听候调遣”,现代例句“听候上级命令”,均体现对指令的遵从。
若需更多古文例证或具体语境分析,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权威古籍数据库。
别人正在浏览...
黯敝百凡待举拔新领异裁撤侧修澄波承霤称物平施赤凤皇持势蹰踟箪瓢士登缘定场地下水讹滥恩旨耳珥洏洏发烫風帽锋线封押櫜韬宫棼共饮一江水海螺函牍横亡合匏后拒淴泱健黠鲸涛鼍浪局尺絶驰克落苦闷老妪吹篪理喻乱坟岗履道麻列宁僚愀然其奈我何让走山童石烂省议社友世界经济书帙颂系体贴入微头头脑脑土处屠者亡极潙汭香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