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熟料的意思、熟料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熟料的解释

[chamotte] 加工过的原料,特指用高温煅烧的粘土

详细解释

经过加工的原料,特指高温煅烧过的粘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熟料是建筑材料工业中的重要原料,指经高温煅烧后形成具有稳定矿物组成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现代汉语词典》将其定义为"经过煅烧或熔融处理的原料",《辞海》补充说明其特性为"在高温下完成物理化学反应,形成硅酸盐矿物为主的烧结产物"。

在水泥制造领域,熟料特指水泥熟料,主要成分为硅酸三钙($C_3S$)、硅酸二钙($C_2S$)、铝酸三钙($C_3A$)和铁铝酸四钙($C_4AF$)四种矿物相。其生产工艺包含生料制备、高温煅烧和急冷处理三个阶段,煅烧温度通常达到1450℃(来源:《中国建筑材料工业术语标准》)。

根据《无机非金属材料工艺学》,熟料可分为:

  1. 硅酸盐熟料:用于普通水泥生产
  2. 铝酸盐熟料:用于特种水泥制备
  3. 硫铝酸盐熟料:具备早强特性
  4. 镁质熟料:应用于耐火材料领域

相关专业术语包含游离氧化钙(f-CaO)、率值(KH、SM、IM)等质量控制指标(来源:《水泥工艺技术规范》)。熟料的矿物组成直接影响水泥的凝结时间、水化热和后期强度发展,其质量检测需符合GB/T 21372-2008《硅酸盐水泥熟料》国家标准。

网络扩展解释

“熟料”是指经过高温煅烧等工艺处理的原材料,主要应用于硅酸盐工业(如水泥、陶瓷)和冶金领域。以下是详细解释:

1.定义与基本特性

熟料是通过对生料(如黏土、石灰石、铁矿石等)进行粉碎、混合后,再经高温煅烧形成的熔块或粉状材料。其核心特性包括:

2.分类与常见类型

根据用途和行业,熟料主要分为两类:

3.应用领域

4.生产工艺

典型流程包括:

  1. 原料粉碎与混合:将黏土、矿石等生料研磨成粉;
  2. 高温煅烧:在窑炉中加热至1200-1450℃,形成熔块;
  3. 冷却与粉碎:煅烧后的熔块经冷却、破碎成颗粒或粉末。

5.补充说明

生料与熟料的区别在于是否经过高温处理。生料为未煅烧的原始材料,而熟料通过煅烧具备更高稳定性和功能性。

如需进一步了解水泥熟料的具体成分或生产案例,可参考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阿主沙里宾画宾商赤精传节磁画殿兵雕摧蝶使地精东掖都念子都护刚酷告归稾鞂勾担害虐寒岩黑溜溜嘿识浸槽镜清角力戏口达来孙连战皆捷礼胜则离隆俊楼犁率德马蹄决明木呆呆恼犯内吸剂偏介朴人匹俦乾瞪眼前文乞盟劬顇热念濏濏邵伯树绳络神龟乐诗剧驶卒坛曼谈心条幅铁错渟涵瓦鼎万世无疆维新运动无从置喙呜咿喜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