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红帮的意思、青红帮的详细解释
青红帮的解释
青帮、红帮的并称。 作新 《蒋6*介6*石屠6*杀上海工人记实》:“此次帝国主义连同 中国 企业家、银行家、大商人等共出一千五百万元为解除纠察队武装之用……其馀五十万则用于雇用青红帮流氓。” ********* 《李烈钧原来如此》:“好吧!赶快去找那位青红帮的 蒋老爷 吧。”京剧《沙家浜》第三场:“钩挂三方来闯荡: 老蒋 、鬼子、青红帮。”参见“ 青帮 ”、“ 红帮 ”。
词语分解
- 青的解释 青 ī 深绿色或浅蓝色:青绿。青碧。青草。青苔。青苗。青菜。青葱。青山绿水。青云直上。万古长青(喻高尚的精神或深厚的友情永远不衰)。 绿色的东西:踏青。青黄不接。 靛蓝色:靛青。青紫。青出于蓝,胜于蓝。 黑色:青布。青线。青衫。青衣。 喻年轻:青年。青春。青工。 竹简:青简。青史(原指写在竹简上的记事,后指史书,如“永垂青青”)。 笔画数:; 部首:青; 笔顺编号:
- 红帮的解释 洪门。旧社会民间秘密社团天地会的一个支派。又称洪帮。相传起于 清 初,活动于 闽 台 沿海一带,后来扩大到 长江 流域和 珠江 流域。 清 末曾参加反 清 革命。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青红帮汉语 快速查询。
专业解析
青红帮是中国近代历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民间秘密结社组织,主要由“青帮”和“红帮”(洪门)两大系统组成。以下从汉语词典释义、历史渊源、组织结构及社会影响等方面进行详细解释:
一、汉语词典释义
青帮(又称清帮)
起源于清代漕运水手行帮组织,早期以罗教为信仰纽带,后发展为以运河漕运为依托的行业互助团体。其名称中的“青”取自“清”的谐音,暗含“清理门户”之意。成员以船工、码头工人为主,等级森严,有严格的帮规(如《通漕辑要》)和拜师仪式。
红帮(即洪门,又称天地会)
明末清初反清复明组织,以“反清复明”为宗旨。“洪”取“洪武”年号之意,象征恢复汉室。成员多分布于南方,以手工业者、农民为主,组织形式更隐秘,以“三点会”“三合会”等分支著称。
青红帮
清末民初,青帮与洪门因活动地域重叠(如上海)逐渐融合,统称“青红帮”。二者虽起源不同(青帮重师徒等级,洪门重兄弟结义),但均发展为具有黑社会性质的帮会,参与走私、赌博等活动,部分分支亦参与革命运动(如辛亥革命)。
二、历史渊源与演变
- 青帮起源
雍正年间(1723-1735),由翁岩、钱坚、潘清三人创立,依托漕运建立“粮船帮会”。晚清漕运废止后,成员转向沿海城市,控制码头、赌场等地下产业。
- 洪门起源
据传为郑成功部将陈永华于康熙年间创立,以“天地会”为名,口号“明大复心一”(倒读“一心复大明”)。太平天国时期活跃于南方,后传入海外成为华侨社团。
- 融合与扩张
20世纪初,青帮头目黄金荣、杜月笙与洪门势力合作,控制上海鸦片贸易、劳工市场,甚至渗透政界。抗战时期部分成员参与救国运动,但多数仍以牟利为主。
三、组织结构与帮规
- 青帮:按辈分排位(如“大通悟学”四字辈),师徒单线联系,入门需“开香堂”仪式,帮规强调“十禁十戒”。
- 洪门:以“山堂香水”为架构(如“金台山”“仁义堂”),成员互称“兄弟”,结盟需“献血为誓”,推崇“三十六誓”帮规。
- 共同特征:使用暗语(如“切口”)、手势(如“三把半香”)及符标(如“布票”)识别身份。
四、社会影响与文化符号
- 负面形象:长期与贩毒(如上海“三鑫公司”)、绑架勒索关联,成为“黑社会”代名词。
- 文化渗透:帮会文化影响武侠小说(如金庸笔下的“天地会”),暗语、仪轨成为影视题材常见元素。
- 历史争议:部分人物如杜月笙,既有“爱国商人”之称,亦有“黑帮教父”之评,反映其复杂角色。
参考文献
- 邵雍. 《中国帮会史》.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 (学术专著)
- 周育民, 邵雍. 《中国帮会史》. 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 (ISBN 978-7-307-10123-7)
- 上海市档案馆. 《上海青帮档案汇编》. 档案编号:Q1-18-345. (原始档案)
- 马西沙. 《中国民间宗教史》.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宗教与帮会关系研究)
注:部分文献无公开链接,建议通过学术数据库(如知网、万方)或档案馆查询原文。
网络扩展解释
“青红帮”是旧中国民间两大秘密社团“青帮”和“红帮”(或“洪帮”)的合称,两者在清末至民国时期逐渐合流,对社会产生深远影响。以下是具体解释:
一、基本定义
青红帮是青帮(清帮)与红帮(洪门)的统称。两者最初为独立组织,后期因共同利益逐渐合作,形成“青红不分家”的局面。
二、起源与演变
-
青帮的起源
- 创立于清雍正四年(1726年),由漕运水手翁雍、钱坚、潘清等人组建,最初为清廷护运漕粮的官方组织。
- 后期漕运衰落,青帮转向城市,吸收盐枭、劳工等成员,成为游民组织。
-
红帮(洪门)的起源
- 源于明末清初的“天地会”,以“反清复明”为宗旨,取明太祖“洪武”年号首字命名。
- 太平天国运动期间,洪门成员大量加入反清武装,势力扩展到长江流域。
三、合流与影响
- 合流背景:咸丰年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青帮与洪门因共同对抗清政府而合作,清末形成“青红帮”联盟。
- 社会活动:20世纪初,青红帮势力渗透至上海等城市,主要从事鸦片贸易、赌场、娼妓等非法活动,成员达上亿人。
- 政治渗透:部分帮派成员与政客、军阀勾结,例如蒋介石曾利用青红帮镇压工人运动。
四、补充说明
- 组织结构:青帮以师徒传承,强调等级;洪门以兄弟结义,组织松散,故有“青帮一条线,红帮一大片”之说。
- 历史争议:部分学者认为青帮源自罗教(民间宗教),而红帮与哥老会有关,但主流观点仍以漕运和反清为两大源头。
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参考历史档案或相关学术研究(来源:、5、7)。
别人正在浏览...
棒喝主义备水裨正不绝于耳不倈场院超俗绝世车帘承式扯气大马金刀电虹笃定泰山多重性多寡二缶锺惑凡氓飞荡斧质膏粱纨袴鼓尾黄缯嘉称教义解舫藉莫鹡鸰科近地点进谋今文金乌厥角宽定宕两林廪人卖官贩爵难倒内厅蟠幽器件权掩认透柔茹寡断三陈上簇山岭生抢税契斯冰糖类天命攸归跳风统临脱节牛忘情微辨鰞鲈侠床贤首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