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黍谷的意思、黍谷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黍谷的解释

(1).山谷名。在 北京市 密云县 西南。又称 寒谷 、 燕谷山 。《太平御览》卷八四二引 汉 刘向 《别录》:“传言 邹衍 在 燕 ,有谷地美而寒,不生五穀。 邹子 居之,吹律而温至生黍,到今名 黍谷 焉。” 北周 庾信 《谢赵王赉丝布等启》:“ 灵臺 久客,从此数炊。 黍谷 长寒,於今更暖。” 清 方文 《寄怀从子密之》诗:“春将回 黍谷 ,人尚隔 桃源 。”

(2).借指阴阳家。因 战国 齐 著名阴阳家 邹衍 曾居 黍谷 ,故名。《北史·文苑传序》:“ 淹中 、 稷下 ,八儒、三 墨 之异; 漆园 、 黍谷 ,名、法、兵、农之别。虽雅誥奥义,或未尽善,考其遗跡,亦贤达之流乎!”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黍谷”是一个具有历史和文化内涵的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两方面综合解释:

一、地理名称

黍谷是位于今北京市密云区西南的一处山谷,历史上又称寒谷或燕谷山。据《太平御览》引汉代刘向《别录》记载,战国时期阴阳家邹衍曾居于此地。传说该谷原本气候寒冷、无法耕种,邹衍通过“吹律”(一种古代调和阴阳的方术)使气温回升,最终能生长黍米,故得名“黍谷”。这一典故在北周庾信的诗文和清代方文的《寄怀从子密之》中均有提及。

二、文化象征

因邹衍的传说,“黍谷”也被引申为阴阳家的代称。例如《北史·文苑传序》中将“黍谷”与“漆园”(代指道家)并列,用以指代不同学派。后世文献中,“黍谷”常被用于比喻通过智慧改变自然环境的典故。

补充说明

以上内容综合了历史文献、地理记载及文化隐喻,主要参考自权威词典与古籍引证。

网络扩展解释二

黍谷的含义

《黍谷》是指稻谷和黍谷,它是古代对稻谷和黍谷的合称。稻谷是指稻子,而黍谷则是指黍子,两者都是重要的农作物。

拆分部首和笔画

《黍谷》的部首是禾部和黍部。字形结构由7个笔画组成。

来源

《黍谷》的来源可追溯到古代的农耕文化。稻谷和黍谷是中国古代重要的粮食作物,人们赖以维生的来源之一。

繁体

《黍谷》的繁体字为「黍谷」。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代汉字写作「黍穀」,其中「谷」字用「穀」形代替。

例句

1. 农民在黍谷中勤劳耕作。

2. 《黄帝内经》中记载了关于黍谷的养生方法。

组词

黍苗、谷物、稻黍、黍稷

近义词

稻黍、谷物、粮食

反义词

花卉、水果、蔬菜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