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根株的意思、根株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根株的解释

(1) [stool]

(2) 同根茎的一枝或一群树干,尤指与吸根或水发芽有关的枝干

(3) 植物的根和主干部分

详细解释

(1).植物的根和主干部分。 汉 王充 《论衡·超奇》:“有根株於下,有荣叶於上,有实核於内,有皮壳於外。” 唐 陆龟蒙 《丁隐君歌》:“老树根株若蹲兽,霜浓果熟未容收。”

(2).比喻事物的根基,基础。 唐 杜甫 《奉赠射洪李四丈》诗:“游子无根株,茅斋付秋草。” 宋 苏舜钦 《迁居》诗:“手足日不闲,在地无根株。” 郑观应 《盛世危言·贩奴》:“而 澳 港 外埠之根株犹未絶也。” 郭沫若 《文艺论集·一个宣言》:“艺术失却了民众的根株,艺术亦因之而失去生机。”

(3).根除。《金史·循吏传·张奕》:“﹝ 张奕 ﹞擒其首恶诛之。后五日,都统 完颜阿鲁补 以军至 归德 ,欲根株餘党, 奕 以闔门保郡人无他,遂止。”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根株”一词的含义可从以下三方面综合解析,相关解释来源涵盖古籍及现代词典:

一、植物学本义

  1. 根与主干
    指植物的根系及靠近地面的主干部分,如汉王充《论衡·超奇》提到“有根株於下,有荣叶於上”。
  2. 特殊形态
    亦可指同根茎的枝干群,尤其是通过吸根或水生发芽方式生长的部分。

二、比喻义

  1. 事物根基
    引申为事物的基础或核心,如杜甫诗句“游子无根株”暗喻漂泊无依,郭沫若则用“艺术失却民众根株”强调文化需扎根于民。
  2. 社会现象
    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以“根株未绝”形容难以铲除的社会弊病。

三、动词用法
古籍中偶作“根除”解,如《金史》记载“根株餘党”表示彻底清除残余势力。

典型例句

如需进一步溯源,可参考《论衡》《杜甫诗集》等文献原文,或查阅在线词典如沪江词典。

网络扩展解释二

根株一词的意思

根株(gēn zhū)是一个汉字词汇,表示植物的根部和根系。

拆分部首和笔画

根株的拆分部首是木(mù)和木(mù),总共有9个笔画。

来源

根株一词的来源比较古老,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出自《论语·乡党篇》中的一句话:“有术者,根株而已矣。”意为“能够掌握一定技艺的人,只是掌握了技艺的根本而已”。

繁体

根株的繁体字为「根株」,与简体相同。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中,根株的字形与现代稍有不同。具体来说,「根」的旧字形为「艮」,「株」的旧字形为「本」。而如今的「艮」和「本」则指的是另外的字。

例句

1. 这棵树的根株扎得非常深。
2. 根株是植物生长的重要部分。

组词

以「根株」为核心的其他词汇有:根系、树根、根须等。

近义词

与「根株」同义的词语有:根茎、根系等。

反义词

与「根株」反义的词语有:枝叶、叶片等。

别人正在浏览...

奥远杯具兵输秉文经武蔡伦雠货吹蛊出演促辔带和打拷大是大非俄顷泛长繁念蜂虿入怀,解衣去赶凤麟胶孵育甘之若素梗夺根素光盘行动国际法过誉骇骇害喜谹谹槐花溷杂贾贸江皋交绮交售基础课霁鉴既立惊耀旧闾开冬烂桃老勿大罗床鲁卫马口铁漫天大谎闷葫芦明伦堂冥然鸣雁直木浅春清嗽日闇软锰矿三贞身范绳正沈厚顺天者昌,逆天者亡思谟柙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