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根株的意思、根株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根株的解释

(1) [stool]

(2) 同根茎的一枝或一群树干,尤指与吸根或水发芽有关的枝干

(3) 植物的根和主干部分

详细解释

(1).植物的根和主干部分。 汉 王充 《论衡·超奇》:“有根株於下,有荣叶於上,有实核於内,有皮壳於外。” 唐 陆龟蒙 《丁隐君歌》:“老树根株若蹲兽,霜浓果熟未容收。”

(2).比喻事物的根基,基础。 唐 杜甫 《奉赠射洪李四丈》诗:“游子无根株,茅斋付秋草。” 宋 苏舜钦 《迁居》诗:“手足日不闲,在地无根株。” 郑观应 《盛世危言·贩奴》:“而 澳 港 外埠之根株犹未絶也。” 郭沫若 《文艺论集·一个宣言》:“艺术失却了民众的根株,艺术亦因之而失去生机。”

(3).根除。《金史·循吏传·张奕》:“﹝ 张奕 ﹞擒其首恶诛之。后五日,都统 完颜阿鲁补 以军至 归德 ,欲根株餘党, 奕 以闔门保郡人无他,遂止。”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根株在汉语中主要有以下三层含义:

  1. 植物的根部与茎干

    指植物的地下根部和靠近地面的主干部分,是植物吸收养分和支撑植株的关键结构。例如《说文解字注》提到“株”即“木根也”,强调其作为植物根基的特性。

    来源:许慎《说文解字注》(中华书局,2013年版)。

  2. 比喻事物的根本或基础

    引申指事物的核心部分或赖以存在的根基。如《韩非子》中“木之折也必通蠹,墙之坏也必通隙”,以根株腐朽喻指根基不稳导致整体崩溃。

    来源:张觉《韩非子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

  3. 代指整体或残余部分

    在历史文献中可指代植物的整体(如《汉书·货殖传》“掘其根株”),或指砍伐后残留的根茬(如《齐民要术》记载农耕时需“除其根株”以防再生)。

    来源:班固《汉书》(中华书局,2007年点校本);贾思勰《齐民要术》(农业出版社,1998年校释本)。

现代应用示例:

“治理腐败需铲除其根株,杜绝再生之机。”

(此处以根株比喻滋生腐败的深层原因,强调彻底清除的必要性。)

网络扩展解释

“根株”一词的含义可从以下三方面综合解析,相关解释来源涵盖古籍及现代词典:

一、植物学本义

  1. 根与主干
    指植物的根系及靠近地面的主干部分,如汉王充《论衡·超奇》提到“有根株於下,有荣叶於上”。
  2. 特殊形态
    亦可指同根茎的枝干群,尤其是通过吸根或水生发芽方式生长的部分。

二、比喻义

  1. 事物根基
    引申为事物的基础或核心,如杜甫诗句“游子无根株”暗喻漂泊无依,郭沫若则用“艺术失却民众根株”强调文化需扎根于民。
  2. 社会现象
    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以“根株未绝”形容难以铲除的社会弊病。

三、动词用法
古籍中偶作“根除”解,如《金史》记载“根株餘党”表示彻底清除残余势力。

典型例句

如需进一步溯源,可参考《论衡》《杜甫诗集》等文献原文,或查阅在线词典如沪江词典。

别人正在浏览...

白报搬场傍亲八十千嬖爱并后逼削擘李蒇工场期點破彫甿诋叱低物断层湖二米幞巾浮滥福星管领过差过遣故障寒梭魂飞胆颤葭萌见弃于人肌劈理解絶麟廊庙志老闺女老年尊冷破林池硉矹麻炬门庭若市密诏尼干牛鸣牛头阿旁逆袭弄瓦磐磨青泖球风缮兵上届删落生料十亲九故十月桃特等天人之辩惕励物品憸崄小患嚣袢谢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