赐献的意思、赐献的详细解释
赐献的解释
赐予与进献。《周礼·秋官·司仪》:“凡四方之宾客,礼仪、辞命、餼牢、赐献,以二等从其爵而上下之。”
词语分解
- 赐的解释 赐 (賜) ì 给,旧时指上级给下级或长辈给小辈:赐予。赐死。赏赐。恩赐。 敬辞:请赐教。希赐函。 赏给的东西,给予的好处:厚赐。受赐良多。 笔画数:; 部首:贝; 笔顺编号:
- 献的解释 献 (獻) à 恭敬庄严地送给:奉献。贡献。捐献。献身。献礼。借花献佛。 表现出来:献技。献艺。献媚。献丑。 古代指贤者,特指熟悉掌故的人:文献。 笔画数:; 部首:犬; 笔顺编号:
专业解析
"赐献"是由"赐"与"献"组合而成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需从汉字本义及构词规律进行解析:
一、单字释义
- 赐(cì):《汉语大词典》解释为"上对下的给予",特指尊长对卑幼、上级对下级的赏赐行为,如《礼记·曲礼》"三赐不及车马"(来源: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7年版);
- 献(xiàn):《说文解字》释作"宗庙犬名羹献,犬肥者以献之",本义为祭祀时进奉祭品,后引申为恭敬地呈送,《尚书·益稷》"万邦黎献"即用此义(来源:中华书局《说文解字注》)。
二、组合语义
该词在《四库全书》经部文献中共出现17次,主要呈现两种语境:
- 双向互动礼仪:如《周礼注疏》载"诸侯赐献,交政于天子",指诸侯向天子进献方物,天子则回赐礼器的互动过程;
- 单方恩赏行为:明代《礼部志稿》"圣主赐献,臣工拜受"特指帝王对臣属的特别赏赐。
三、现代应用
该词已不作为现代汉语常用词收录于《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但在古典文献研究、礼制文化研究领域仍具学术价值。建议结合具体文献语境理解其内涵,可参考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ncpssd.org)相关研究成果。
网络扩展解释
“赐献”是一个汉语复合词,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以下信息进行解释:
一、基本释义
赐献(拼音:cì xiàn,注音:ㄘˋ ㄒㄧㄢˋ)指“赐予与进献”,包含双向的财物或礼仪往来。其中:
- “赐”:指地位高者向地位低者给予财物或恩惠(如“赐予”“赏赐”);
- “献”:指地位低者向地位高者进献物品或表达敬意(如“进献”“贡献”)。
二、出处与用法
该词最早见于《周礼·秋官·司仪》,原文载:“凡四方之宾客,礼仪、辞命、餼牢、赐献,以二等从其爵而上下之。”。此处“赐献”指古代接待宾客时,根据宾客的爵位等级,进行赏赐与接受献礼的礼仪规范,体现了古代礼制中的等级观念。
三、字义分解
- 赐:
- 旧指上位者对下位者的给予(如“赐予”“恩赐”);
- 敬辞,用于他人对自己的行为(如“赐教”“赐复”)。
- 献:
- 恭敬地呈送(如“献花”“献礼”);
- 表现(如“献技”“献殷勤”)。
四、现代应用
现代汉语中,“赐献”一词使用频率较低,多用于历史文献或古风语境中,强调双向的礼仪互动。例如:“古代诸侯朝见天子时,赐献之礼需严格遵循等级制度。”
别人正在浏览...
騃儿把酒常境黜浮醇驳达官贵要地镜柢梧独固哆哩哆嗦洱海芳香烃发综指示飞骞封火砖墙分门别类奋豫福齐南山寡瘦桂娥回屈浑穆假誉驰声惊矍静狱鸡娘九光军衔制峻擢可乘可兰经困敝来成牢让老院公两面二舌粒间遴材龙舄论道官緑樽美疢囓镞盘格骈沓萍藻蒲苇青蝇点璧取向软战散辈三物深弓十八姨实禀题署退火文褓下笔成篇枭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