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霜雪的意思、霜雪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霜雪的解释

(1).霜和雪。《庄子·马蹄》:“马蹄可以践霜雪。”《大戴礼记·曾子天圆》:“阴气胜则凝为霜雪。”

(2).谓经受霜雪。 清 魏源 《默觚下·治篇二》:“草木不霜雪,则生意不固。”

(3).喻高洁的情操。 汉 孔融 《荐祢衡疏》:“忠果正直,志怀霜雪。” 晋 袁宏 《三国名臣序赞》:“虽遇尘雾,犹振霜雪。” 北魏 常景 《严君平》诗:“ 严君 性沉静,立志明霜雪。”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卢仝》:“ 仝 志怀霜雪,操拟松柏。”

(4).喻指雪亮的剑光。 唐 杜甫 《暮秋呈苏涣侍御》诗:“倾壶簫管动白髮,儛剑霜雪吹青春。” 仇兆鳌 注:“霜雪,指剑光。” 元 吴昌龄 《张天师》第三折:“出匣纷纷霜雪寒,入手辉辉星斗现。”

(5).指寒光闪烁的刀剑。 唐 李白 《赠友人》诗之二:“袖中 赵 匕首,买自 徐夫人 。玉匣闭霜雪,经 燕 復歷 秦 。”

(6).喻指白发。 唐 杜甫 《奉寄河南韦尹丈人》诗:“江湖漂短褐,霜雪满飞蓬。” 仇兆鳌 注引 朱鹤龄 曰:“霜雪,喻头白也。” 宋 苏轼 《行宿泗间见徐州张天骥次旧韵》:“更欲河边几来往,祇今霜雪已蒙头。” 清 李渔 《玉搔头·分任》:“蒿目为时忧,年未艾,霜雪盈头。” 徐怀中 《西线轶事》:“一头青丝在短短几天之内,以至是在一夜之间化为霜雪。”

(7).喻冷峻的面部表情。 元 戴善夫 《风光好》第一折:“则见那冬凌霜雪都堆在两眉间。”《花城》1981年第6期:“ 王嘉 却像输了球的运动员,满脸霜雪,十分恼怒。”

(8).喻阴冷的环境,严酷的遭遇。 清 郑燮 《怀舍弟墨》诗:“含悽度霜雪,努力爱秋春。” 丁一岚 《<燕山夜话>再版序》:“这本《燕山夜话》虽遇严酷的霜雪,却并未失去勃勃生机。”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霜雪”是一个汉语词汇,具有多层含义,结合不同语境可作以下解释:

一、本义

  1. 自然现象
    指霜和雪的统称,如《庄子·马蹄》中“马蹄可以践霜雪”,描述自然界的寒冷景象。

二、比喻义

  1. 高洁的情操
    象征坚贞、纯洁的品质。例如汉·孔融《荐祢衡疏》中“志怀霜雪”,比喻人物品性如霜雪般高洁。

  2. 剑光或刀剑
    形容冷冽的剑光或锋利的兵器。元·吴昌龄《张天师》提及“霜雪”指剑光,李白诗中“玉匣闭霜雪”则暗喻刀剑的寒光。

  3. 白发或岁月痕迹
    借指白发,如杜甫《奉寄河南韦尹丈人》中“霜雪满飞蓬”,以霜雪喻头白。

  4. 严酷的环境或遭遇
    喻指阴冷、艰难的处境,如《列子·汤问》“霜雪交下”暗含环境险恶。

三、文学用例

“霜雪”在汉语中既有自然现象的直指,也承载了丰富的文化意象,从品德到兵器、从岁月到境遇,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如需更完整释义,可参考《汉典》《庄子》等经典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二

霜雪

“霜雪”是一个表示冬季天气的词语,它指的是白色的冰冷冻结物质。下面将对这个词的拆分部首和笔画、来源、繁体、古时候汉字写法、例句,以及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进行介绍。

拆分部首和笔画

“霜雪”共有两个汉字组成。其中,“霜”的拆分部首是“雨”,笔画数为11;而“雪”的拆分部首是“雨”,笔画数为11。

来源

“霜雪”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汉语。它最初是由人们观察冬季天气而形成的词语,用来描绘白雪覆盖地面和霜冻的自然现象。

繁体

“霜雪”的繁体写法是「霜雪」。

古时候汉字写法

《康熙字典》中,“霜”字的古时字形为「雘」,表示白色的结冰现象;而“雪”字的古时字形为「雪」,表示白雪。

例句

1. 冬天来临,霜雪覆盖了整个山村。

2. 一夜之间,大地被霜雪装点得美丽无比。

组词

与“霜雪”相关的组词:霜降、飞雪、落雪、初雪。

近义词

与“霜雪”意思相近的词语有:冰雪、白雪。

反义词

与“霜雪”意思相反的词语有:晴朗、温暖。

别人正在浏览...

巴酒傍荫边盐车行道澄谧驰笺道傍李盗嫂受金电耀顶债鼎足而居都养干颤攻瑕指失归楫诡态咳吐汗牛充屋悍强恨恨皇邑江水惊秋静众莲肉连伍李广未封率身履鞋马来人某人睦姻囊书判行硗脊亲服清利情书擒贼擒王胠笈弱寡若如上款膻乡身首异地射影定理石雕豕喙水晶包司分酸士琐墀颓影万水千山仙梵小米面写仿心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