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大吏的意思、大吏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大吏的解释

[local governor in feudal China] 指大官

督抚大吏争上符瑞。——《明史·海瑞传》

详细解释

(1).大臣;大官。《史记·秦始皇本纪》:“羣臣諫者以为诽谤,大吏持禄取容,黔首振恐。” 宋 苏洵 《上皇帝书》:“惟其大吏无所属,而莫为之长也,则课之所宜加。何者?其位尊,故课一人而其下皆可以整齐。”

(2).称独当一面的地方官。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骆文忠公遗爱》:“ 骆公 督 四川 ,凡 滇 、 黔 、 陕 、 甘 等省大吏之黜陟,及一切大政,朝廷必以諮之。”

(3).指部将。《孙子·地形》:“大吏怒而不服,遇敌懟而自战,将不知其能,曰崩。” 曹操 注:“大吏,小将也。”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大吏”是一个历史词汇,主要含义需结合不同语境理解,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释义

  1. 大臣或中央高官
    指朝廷中地位显赫的官员,如《史记·秦始皇本纪》提到“大吏持禄取容”,即指身居高位却明哲保身的官员。

  2. 地方要员或封疆大吏
    指独当一面的地方长官,如明清时期的总督、巡抚。例如林则徐作为治黄大吏,负责地方治理;清代薛福成记载骆秉章任四川总督时,朝廷常咨询其意见,也属此类。

  3. 军事中的部将或小将
    在军事语境中,指次于主将的军官。《孙子·地形》提到“大吏怒而不服”,曹操注解为“小将”。

二、用法与示例

三、总结

“大吏”含义随语境变化,需结合具体历史背景判断。其核心指代权位较高的官员,既包括中央重臣,也涵盖地方实权派或军事将领。

网络扩展解释二

大吏这个词可以指代高级官员或者大臣,拆分部首为大和吏,笔画共计8画。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至古代汉字的发展。在繁体字中,大吏的写法保持不变。在古时候,大吏的汉字写法可能因时代和地域的不同而有所变化。以下是一个示例的句子:他是一位有着丰富经验和高级技能的大吏。关于大吏的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