磬石的意思、磬石的详细解释
磬石的解释
(1).适宜制磬的美石。《山海经·西山经》:“ 小华之山 ……其阴多磬石。” 郭璞 注:“可以为乐石。” 郝懿行 笺疏:“ 秦 《嶧山刻石》文云‘刻兹乐石’,即磬石也。”《汉书·地理志上》“贡璆、铁、银、鏤、砮、磬” 唐 颜师古 注:“磬,磬石也。” 宋 乐史 《太平寰宇记·江南西道·永州》:“磬石。《荆州记》云:‘ 零陵郡 界通出石磬,亚於 徐州 。’”
(2).寺院中用以召集众僧的鸣器。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贝编》:“ 歷城县 光政寺 有磬石,形如半月,腻光若滴。扣之,声及百里。” 清 周亮工 《书影》卷四:“ 长安 故宫闕前,有 唐 肺石尚在。其制如佛寺所击磬石而甚大,可长八、九尺……製似今云板之类。”
(3).山名。在今 安徽省 灵壁县 北。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江南三·宿州灵壁县》:“ 磬石山 在县北七十里,山产磬石,即《禹贡》所云‘ 泗 滨浮磬’也。”
词语分解
- 磬的解释 磬 ì 古代打击兵器,形状像曲尺,用玉、石制成,可悬挂。 佛寺中使用的一种钵状物,用铜铁铸成,既可作念经时的打击乐器,亦可敲响集合寺众。 缢杀:“公族其有死罪,则磬于甸人”。 古同“罄”,空,尽。
- 石的解释 石 í 构成地壳的矿物质硬块:石破天惊(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指石刻:金石。 指古代用来治病的针:药石。药石之言(喻规劝别人的话)。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 姓。 石 à 中国市制容量单位,十斗为
网络扩展解释
磬石(qìng shí)是一种具有多重含义的词语,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定义
-
制磬的美石
指适宜制作打击乐器“磬”的优质石材,主要产自安徽灵璧县渔沟镇石磬山(古称“泗滨浮磬”)。这种石材音质清脆、余音绵长,历史上被用于制作编磬等礼乐器具。例如,北京故宫和山东孔府陈列的编磬均以灵璧磬石制成。
-
寺院鸣器
寺院中召集僧人使用的铜制或石制法器,形如半月或云板,敲击时声音可传百里。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记载,历城县光政寺的磬石“形如半月,扣之声及百里”。
-
山名
指安徽省灵璧县北部的磬石山,因盛产磬石得名,与《尚书·禹贡》中“泗滨浮磬”的记载相关。
二、历史与文化
- 古籍记载
《山海经》提到“小华之山多磬石”,《汉书》《太平寰宇记》等文献均记载其作为贡品的地位。宋代乐史《太平寰宇记》称零陵郡的石磬“亚于徐州”,说明其品质优越。
- 分类与用途
磬石按颜色和纹理分为墨玉磬石、灰玉磬石等类别,除制作乐器外,亦用于观赏石或建筑装饰。
三、其他延伸
- 发音与字形
“磬”字本义为石制打击乐器,后衍生出寺院法器的含义,注意与“罄”(尽)、“磐”(大石)区分。
总结来看,“磬石”一词融合了地理、历史、音乐和宗教文化内涵,核心指向灵璧特产石材及其衍生用途。
网络扩展解释二
《磬石》一词的意思及拆分部首和笔画
磬石(qìng shí)是指古代用来敲击乐器的一种石头,形状呈长方形或方形,上面有许多定音的凹槽。它是古代音乐器材之一,用于打击时发出悦耳的音响。
《磬石》这个词的拆分部首和笔画如下:
- 拆分部首:石(dàn)
- 笔画数:磬(12画),石(5画)
《磬石》的来源和繁体字形
《磬石》这个词源于古代中国。在古代,人们常用磬石来敲击磬、钟等乐器,以演奏音乐。繁体字形为「磬石」,与现代简化字形保持了一致。
古时候的汉字写法
在古时候,「磬石」一词的写法可能会有所不同。例如,在楚国的一些古代文献中,常用「碣石」(jí shí)来指代磬石。不同时期和地区对于汉字的字形有所变化,这也是中国汉字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磬石》的例句
1. 古人常用磬石来打击乐器,营造出悦耳的音乐声。
2. 磬石是中国古代音乐器材中的一种,具有独特的音响效果。
与《磬石》相关的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
- 相关组词:磬台(乐器上用来搁置磬石的台子)、磬法(指演奏磬的技法)
- 近义词:石磬、钟磬(指古代用来敲击乐器的石头或钟)
- 反义词:木鱼(指另一种古代敲击乐器,由木材制成)
别人正在浏览...
百龄颁锡八珍咇茀愎戆冰片蚕麰差品车笠盟踳杂窜匿打破闷葫芦丁胥地区性东北易帜蛾绿耳尖二姓之好勾针果劲画乌亭回水活钱儿检结谏帷脚步惊懊井函惊蹶今生今世讥诎儁乂俱全控抟老生儿劣迹昭著蒌藤庐园摩拊魔王醲緑欧元漆布旗丁劝厉逡巡酒勝狀深居简出视綫释衔十字库诗宗黍糕愬愬宋诗钞酸屑锁院谈料委结象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