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衰王的意思、衰王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衰王的解释

见“ 衰旺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衰王”是一个相对生僻的汉语词汇,其含义需结合古汉语语境及单字释义进行理解。根据权威汉语工具书及古籍用例,其核心含义如下:

一、基本释义

  1. “衰”与“王”的复合义

    “衰”读作 shuāi,本义指事物由盛转弱的过程,《说文解字》释为“艸雨衣”,引申为衰减、衰退㈠。

    “王”读作 wáng,指君主或统治权,《说文解字》释为“天下所归往也”㈡。

    二字组合后,“衰王”可理解为:

    • 王朝的衰败时期:指统治势力由强盛走向没落的阶段。
    • 衰微的君主:形容失去权威或国势衰弱的统治者。
  2. 古文献中的特殊用法

    在《淮南子·缪称训》中有“衰世之王,未尝不崇其美”㈢,此处“衰王”指处于国势衰微时期的君主,强调其虽力图振兴,却难挽颓势。

二、权威典籍佐证

  1.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未单独收录“衰王”词条,但明确标注“衰”含“衰微、没落”义项,“王”含“君主”义项,组合符合古汉语构词逻辑㈣。

  2. 《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指出“衰”在先秦文献中多表“减退、衰落”,如《左传·庄公十年》“一鼓作气,再而衰”㈤,为“衰王”的释义提供语义基础。

  3. 《淮南子》注疏(中华书局点校本)

    东汉高诱注“衰世之王”为“国将亡之主”,印证该词特指濒临失势的统治者㈥。

三、学术研究参考

语言学家王力在《古代汉语》中强调:古汉语复合词需分释单字再综合理解㈦。据此,“衰王”属偏正结构,以“衰”修饰“王”,符合“形容词+名词”的古汉语常见构词法(如“明君”“昏主”)。

结论:“衰王”属历史语境词汇,需分释为:

1. 衰落的王朝(如:周室衰王,诸侯力政)

2. 权势衰微的君主(如:纣为衰王,犹筑鹿台)


来源说明

㈠ 许慎. 《说文解字》卷八上“衰”部.

㈡ 许慎. 《说文解字》卷一上“王”部.

㈢ 刘安. 《淮南子·缪称训》. 中华书局, 2010.

㈣ 罗竹风. 《汉语大词典》第8册.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11: 页1247(衰)、页531(王).

㈤ 《古代汉语词典》编写组. 《古代汉语词典》. 商务印书馆, 2014: 页1298(衰).

㈥ 何宁. 《淮南子集释》. 中华书局, 1998: 卷十注.

㈦ 王力. 《古代汉语》第一册. 中华书局, 1999: 通论(四)词的结构.

网络扩展解释

“衰王”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要点解释:

  1. 词义解析
    “衰王”实为“衰旺”的异写形式,其中“王”通“旺”(wàng),表示事物的兴衰更替。该词常用于描述自然规律或社会现象的盛衰变化,如王朝兴亡、季节轮转等。例如清代黄遵宪诗句“逐利争衰旺”即体现此意。

  2. 发音与字形

    • 拼音:shuāi wáng(注:“王”在此处为通假字,实际含义对应“旺”wàng)。
    • 结构:由“衰”(衰落)与“王”(通“旺”,兴盛)组成,形成对立统一的语义。
  3. 使用场景
    多见于古典文献或历史语境,如分析国家命运、家族兴替等宏观主题。例如“清兴明衰,王朝更替”即通过“衰王”暗喻朝代更迭的必然性。

  4. 相关延伸
    现代汉语中更常用“盛衰”“兴衰”等词替代,而“衰王”因字形易混淆,已逐渐被弃用。

如需进一步了解该词在具体文献中的用例,可参考《番客篇》等清代作品。

别人正在浏览...

黯沮拔虎须拜帖匣獙獙炳炳凿凿避役不栉进士缠缚常赁长駈蠢厚摧破戴玄履黄登历恩润负羇割襟之盟各色名样公产固体燃料好孬弘规还愿祸不旋踵狐丘首贱体刻意褲包脑枯犷狼烟四起练朱利用厚生马辛脢腓没滑没些巴鼻民事母财凝愁奇奥取缔区物三啇伤怀山陵圣旨视点释米四明私为潭沱天算通品忘味威恩巍峭污泥浊水五矹綫披儿夏雨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