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摔倒在地上。 耿简 《爬在旗杆上的人》:“一定要照顾老年妇女,他们脚底下没有力气,恐怕踩泥塘要摔跤。”
(2).见“ 摔交 ”。
“摔跤”一词有以下几层含义:
基本含义
指两人徒手较量,以摔倒对方为目的的竞技运动。该词也指日常生活中因失去平衡而“摔倒在地上”的动作,如耿简在文学作品中的描述。
起源与历史
摔跤起源于原始社会的角斗形式,是人类最古老的竞技运动之一。公元前708年成为古代奥运会项目,现代奥运会则于1896年纳入古典式摔跤,2004年雅典奥运会增设女子自由式摔跤。
运动形式与规则
分为自由式、古典式(奥运项目)和中国式摔跤等类型。比赛中,选手需穿着特定服装,通过技术、技巧使对手除双脚外的身体部位触地获胜。赛前需称量体重以确保符合级别标准。
近义词与相关概念
近义词包括“角力”“相扑”(日本传统摔跤)、“摔交”等,但“摔跤”更强调规则性和竞技性,与日常“扭打”不同。
扩展意义
作为成语,“摔跤”可比喻斗争或竞争中的胜负关系,如“商战中两家企业的摔跤”。
若需了解更多历史细节或比赛规则,可参考权威百科(如、)及体育赛事资料。
摔跤是指体育运动中的一种对抗性项目,参与者通过肢体间的接触和相持,试图将对方的肩部或背部触地,从而获得得分或胜利。
摔跤的部首分别是手和足,共有13个笔画。
摔跤这个词源于汉代,最早出现在《史记·五帝本纪》中。摔跤这种运动在中国古代就非常流行,被视为一种强身健体的方式。
摔跤的繁体字为「摔角」,「角」字表示双方相持的姿势,意味着摔跤的对抗性质。
在古代,摔跤的汉字写作「摔抓」或「摔奪」,都以手部的动作为主要表达。
1. 他是一位摔跤冠军,技艺高超。 2. 我们今天下午要去体育馆观看摔跤比赛。
摔倒、跤场、跤手、摔肩、摔翻
搏击、角力、格斗
和解、团结、友谊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