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榭的意思、楼榭的详细解释
楼榭的解释
高台之上的房屋。亦泛指楼房。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济水二》:“ 韩王 听讼观臺,高十五仞,虽楼榭泯灭,然广基似於山岳。” 唐 陈子昂 《春日登金华观》诗:“山川乱云日,楼榭入烟霄。” 明 陈荩卿 《画眉序·初春同吴肃卿吴季常集欧阳惟礼昆仲云住阁看晴雪》曲:“贝闕鬱岧嶤,化日浮空雪逾皎。况君家楼榭,直上烟霄。”
词语分解
- 楼的解释 楼 (樓) ó 两层和两层以上的房屋;亦指建筑物的上层部分或有上层结构的,或指楼房的一层:楼房。楼梯。楼道。楼层。城楼。岗楼。阁楼。楼台。楼船。办公楼。高楼大厦。 姓。 笔画数:; 部首:木; 笔顺
- 榭的解释 榭 è 建筑在台上的房屋:水榭。歌台舞榭。 古代的讲武堂。 古代指藏乐器的地方。 古代指没有房间的庙堂。 笔画数:; 部首:木;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楼榭”是汉语中一个描述建筑的词汇,综合多来源信息,其含义及特点如下:
1.基本定义
“楼榭”指高台之上的房屋,也泛指高大的楼房或亭台建筑。其中:
- “楼”:指多层或高大的建筑,如宫殿、住宅楼等;
- “榭”:原指建在高台上的开敞式亭子,多用于休憩或观景。
2.建筑特点
- 高台为基:常建于高台之上,体现宏伟气势(如“韩王听讼观台”描述);
- 自然融合:多见于园林景观中,与水边、山石结合,兼具实用与观赏性;
- 结构多样:既有封闭的楼阁,也有无墙的亭榭,形式灵活。
3.文学与历史中的运用
- 古籍记载:北魏《水经注》、唐代陈子昂诗句均提及“楼榭”,形容建筑高耸入云;
- 诗词意象:如“山川乱云日,楼榭入烟霄”,展现其与自然相映的意境。
4.相关词汇与场景
- 近义词:亭台楼阁、台榭;
- 使用场景:多用于描述古典园林、宫殿群或豪华宅邸,如“流觞曲水,亭台楼榭”。
若需进一步了解建筑细节或历史典故,可参考《水经注》或古典诗词相关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二
楼榭:词义与来源
楼榭(lóu xiè),古代汉语词汇,有“高大的建筑物”之意。楼,是高而多层的建筑;榭,是指以栏杆为围护的小亭子。结合在一起,描述了高大而华丽的建筑物。
拆分部首和笔画
楼(lóu)的部首是“阝”,它有9个笔画;榭(xiè)的部首是“木”,它有13个笔画。
繁体
楼榭在繁体字中称为樓蓆(lóu xí),蓆是指竹席。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时候,楼榭的写法有些不同。楼的古字形是“耧”,榭的古字形是“廨”。
例句
1. 那个公园里有一座古老的楼榭,非常壮观。
2. 他们在楼榭里举行了婚礼仪式。
组词
楼阁、楼台、楼门、楼顶、亭台楼阁。
近义词
阁、亭、殿、阁楼、楼宇。
反义词
土屋、茅屋。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