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翠葆的意思、翠葆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翠葆的解释

(1).帝王仪仗的一种。以翠羽联缀于竿头而成,形若盖。 南朝 齐 谢朓 《侍宴华光殿曲水奉敕》诗:“翠葆随风,金戈动日。” 宋 史浩 《满庭芳·立春词时方狱空》词:“知是东皇翠葆,飞星汉、来止人间。”

(2).作为天子的代称。 宋 张孝祥 《六州歌头》词:“闻道中原遗老,常南望,翠葆霓旌。”参见“ 羽葆 ”。

(3).形容草木青翠茂盛。 唐 杜牧 《华清宫三十韵》:“嫩嵐滋翠葆,清 渭 照红妆。” 宋 欧阳修 《送赵山人归旧山》诗:“ 屈 贾 江山思不休,霜飞翠葆忽惊秋。” 明 徐渭 《宣府槐龙篇》:“乘凉翠葆颯,撑暑碧油烘。”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翠葆”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有以下三种含义,其解释和例证如下:

1.帝王仪仗的装饰

指古代帝王仪仗中使用的一种华盖,用翠鸟羽毛装饰在竿头,形状类似伞盖。例如南朝齐诗人谢朓的《侍宴华光殿曲水奉敕》诗中提到“翠葆随风,金戈动日”,宋代史浩的《满庭芳》词中也有“知是东皇翠葆,飞星汉、来止人间”的描写。


2.代指天子或帝王

在古代文学中常以“翠葆”象征天子。如宋代张孝祥在《六州歌头》中写道:“闻道中原遗老,常南望,翠葆霓旌”,此处“翠葆”即指代南宋君主。


3.形容草木青翠茂盛

多用于描绘自然景色。例如唐代杜牧的《华清宫三十韵》中“嫩岚滋翠葆,清渭照红妆”,宋代欧阳修在《送赵山人归旧山》中也用“霜飞翠葆忽惊秋”形容秋日草木的苍翠。


补充说明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古典诗词集注。

网络扩展解释二

翠葆(cuì bǎo)一词是指一种鲜绿的宝石或翡翠。根据拆分部首和笔画来看,翠葆的"翠" 部首是“翟”,有20个笔画; "葆" 部首是“艹”,有9个笔画。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被广泛用于描述宝石和玉石的颜色。 在繁体字符中,翠葆的写法为翆葆。古代,在清代乾隆朝,"翠"的字形写作 "翆","葆"写作 "葆"。 以下是一个例句:“她戴着一枚翠葆制成的吊坠,显得格外美丽。” 其他组词可以有:翡翠、翠玉、翠羽、翠竹等。 翠葆的近义词包括:玉髓、碧玉、绿宝石等。 而翠葆的反义词则可能是一些色彩相反的词汇,如:红宝石、黄玉等。 希望这样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