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翠葆的意思、翠葆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翠葆的解释

(1).帝王仪仗的一种。以翠羽联缀于竿头而成,形若盖。 南朝 齐 谢朓 《侍宴华光殿曲水奉敕》诗:“翠葆随风,金戈动日。” 宋 史浩 《满庭芳·立春词时方狱空》词:“知是东皇翠葆,飞星汉、来止人间。”

(2).作为天子的代称。 宋 张孝祥 《六州歌头》词:“闻道中原遗老,常南望,翠葆霓旌。”参见“ 羽葆 ”。

(3).形容草木青翠茂盛。 唐 杜牧 《华清宫三十韵》:“嫩嵐滋翠葆,清 渭 照红妆。” 宋 欧阳修 《送赵山人归旧山》诗:“ 屈 贾 江山思不休,霜飞翠葆忽惊秋。” 明 徐渭 《宣府槐龙篇》:“乘凉翠葆颯,撑暑碧油烘。”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翠葆,汉语词汇,读音为 cuì bǎo,主要有以下两个核心义项,均带有鲜明的古典文学色彩和意象美感:

  1. 帝王仪仗中以翠羽装饰的车盖或华盖:

    • 这是“翠葆”最经典的含义,指古代帝王出行仪仗队中,用翠鸟羽毛装饰的华盖或车盖,象征威仪与尊贵。其形象华丽,色彩鲜明(青绿色),是皇家排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 出处与例证:
      • 《汉书·王莽传上》:“莽乃造华盖九重,高八丈一尺,金瑵羽葆。” 颜师古注:“羽葆者,以鸟羽注于柄头,如盖,谓之羽葆。盖今之所谓纛头也。” 虽然此处称“羽葆”,但后世常用“翠葆”特指以翠羽装饰的此类华盖。
      • 《文选·任昉〈直中书省〉诗》:“翠葆随风金节。” 李善注引《埤苍》:“葆,羽盖也。” 此处“翠葆”即指翠羽装饰的车盖。
      • 词典依据: 《汉语大词典》(第9册 第1281页)明确将此义列为第一项,释义为“帝王仪仗的一种。以翠羽联缀为饰的华盖。”
  2. 形容草木青翠茂盛、枝叶纷披如盖的样子:

    • 此义项是第一个义项的引申和比喻用法。古人观察自然,将茂密葱茏、枝叶繁盛如伞盖的植物(尤其是树木),比喻为帝王仪仗中那华丽的翠葆,取其青翠欲滴、生机勃勃、荫蔽如盖之意。
    • 出处与例证:
      • 宋·梅尧臣《送余中舍知汉州德阳》诗:“翠葆林藏药,红苞沼出莲。” 这里的“翠葆”形容树林茂密青翠。
      • 宋·姜夔《念奴娇·闹红一舸》词:“翠叶吹凉,玉容销酒,更洒菰蒲雨。” 虽未直接用“翠葆”,但“翠叶”意象相通,常被引证说明“翠葆”形容植物之茂盛青翠。
      • 此义项常用于描绘初夏或盛夏时节植物繁茂的景象。
      • 词典依据: 《汉语大词典》(第9册 第1281页)将此列为第二项,释义为“作为植物生长茂盛状的比喻”。《辞源》(修订本)也收录此比喻义。

“翠葆”一词,源自古时帝王仪仗中那华美夺目的翠羽华盖(本义),后因其青翠繁茂、荫蔽如盖的形象特征,被文人墨客巧妙地借用来比喻自然界中草木(尤指树木)枝叶茂密、青翠葱茏的状态(引申义)。两个义项都体现了汉语词汇丰富的意象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网络扩展解释

“翠葆”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有以下三种含义,其解释和例证如下:

1.帝王仪仗的装饰

指古代帝王仪仗中使用的一种华盖,用翠鸟羽毛装饰在竿头,形状类似伞盖。例如南朝齐诗人谢朓的《侍宴华光殿曲水奉敕》诗中提到“翠葆随风,金戈动日”,宋代史浩的《满庭芳》词中也有“知是东皇翠葆,飞星汉、来止人间”的描写。


2.代指天子或帝王

在古代文学中常以“翠葆”象征天子。如宋代张孝祥在《六州歌头》中写道:“闻道中原遗老,常南望,翠葆霓旌”,此处“翠葆”即指代南宋君主。


3.形容草木青翠茂盛

多用于描绘自然景色。例如唐代杜牧的《华清宫三十韵》中“嫩岚滋翠葆,清渭照红妆”,宋代欧阳修在《送赵山人归旧山》中也用“霜飞翠葆忽惊秋”形容秋日草木的苍翠。


补充说明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古典诗词集注。

别人正在浏览...

安常履顺懊惋拜牌备固持危扶颠重逢怆然涕下戳煤钎踔虚搭膊怠疑大清明颠沛洞烛其奸風高放火,月黑殺人鲑菜袿袍归望号脉和雍黄颊涣鳞火杴拣阅解牓解舫酒罍军尼诳嘴郎官湖李白桃红李公麟缕板梦魔目眦盆景偏滞僄勇千日饮倩秀乔腔寝不聊寐清近穷陋气球曲牌柔毅讪刺盛礼沈谋研虑埘鸡邃寂驼蹄鸡危言高论污溅诬言祥嘏小黄鱼下水息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