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职的意思、授职的详细解释
授职的解释
授予官职。《南齐书·武帝纪》:“各举所知,随才授职。”《儿女英雄传》第三六回:“却説 安公子 传臚下来,授职用了编修。” 章炳麟 《谢本师》:“昔 戴君 与 全绍衣 并污伪命,先生亦授职为伪编修。”
词语分解
- 授的解释 授 ò 给,与:授予。授权。授命。授奖。授旗。授衔。授意。 教,传给:授业。 受 笔画数:; 部首:扌; 笔顺编号:
- 职的解释 职 (職) í 管理某种事务,分(坣 )内应做的事:职业。职务。职守。职权。天职。尽职。 执行事务所处的一定地位:职工。职位。职员。职称。以身殉职。 旧时公文用语,下属对上司的自称:卑职。职当奉命。
专业解析
授职
指授予官职或职务,是古代及现代官方任命行为的正式表述。其核心含义为上级机构或个人将特定职位赋予受任者,包含职权与责任的正式转移。
一、古代用法
古代“授职”需经严格程序,常见于吏部文书:
- 册封仪式:帝王通过诏书授予爵位或官职,如《周礼·天官》载“以八柄诏王驭群臣……五曰生,六曰夺”,其中“生”即授职赏功 。
- 铨选制度:唐代吏部依考绩“授职事官”,见《唐六典》“凡择人以四才,校功以三实” 。
二、现代释义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定义为:“给予职务;任命” 。其特点包括:
- 法定性:需符合组织程序,如公务员法规定“职务任免须由任免机关依法办理”。
- 权责统一:伴随职权授予相应职责,如企业董事会向经理授职时同步明确管理权限 。
三、近义辨析
- 授职 vs 任命:前者强调仪式性与文书形式(如授职敕牒),后者侧重决策行为。
- 授职 vs 封爵:授职针对行政职务,封爵侧重荣誉爵位(例:汉代授职太守需持印绶,封爵则赐丹书铁券) 。
典型用例
《宋史·职官志》:“凡除授职事官,以资序为差。”
当代公文表述:“经董事会决议,授职XX为执行总监。”
权威参考来源
-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
- 中华书局《唐六典》校注本
- 《周礼正义》(清·孙诒让注)
- 《中国历代官制大辞典》(北京大学出版)
网络扩展解释
“授职”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解释如下:
一、基本含义
指授予职位或任命某人担任特定职务,由“授”(授予)和“职”(职位)两字组成,强调通过正式程序赋予职责。
二、历史出处与用法
-
古籍记载
- 《南齐书·武帝纪》提到“各举所知,随才授职”,体现古代选拔官员的原则。
- 清代《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六回中“安公子传胪下来,授职用了编修”,反映科举制度下的职务任命。
-
近现代用例
章炳麟在《谢本师》中批评他人“授职为伪编修”,暗含对政治立场的否定。
三、使用场景
- 官方任命:如古代官员选拔、现代企业或机构的人事任命。
- 学术领域:如提到的大学教授职位授予。
- 历史争议:如欧洲中世纪的“授职争议”,涉及教会与世俗权力对主教任命的争夺。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 近义词:任命、委任、封官。
- 反义词:罢免、解职、革职。
五、英文翻译
可译为“investiture”(侧重仪式性授予)或“appointment”(一般性任命)。
以上内容综合了古代文献、近现代用例及语言解析,如需进一步考证,可查阅《南齐书》《儿女英雄传》等原始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八公山冰袋并刀笔髓驳嘴惩惧齿遇蹙踖寸隙黨派发奋图强风僝雨僽刚气沽名卖直骇政寒晚豪气元龙覈勘灰溜溜火辰火上添油金饼金迷九峤军兴法峻整款兵癞蛤蟆想吃天鹅肉腊酒疗治利巴露花风絮轮作路宿名重一时迷摄闹翻天排备蓬发盆腔凭单蘠蘼求马唐肆趋赴壤脉三社三天筛箩申都生军慑惴水畔水势疏圃苏米铁壁铜山铜爵妓谢章溪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