蹙踖的意思、蹙踖的详细解释
蹙踖的解释
局促不安貌。《太平广记》卷二○四引 唐 卢□ 《逸史·李謩》:“声发入云,四座震慄, 李生 蹙踖不敢动。” 清 独逸窝退士 《笑笑录·老奸巨滑》:“中堂曰:‘壮年筮仕,老夫与有荣矣。’ 张 面赤汗下,蹙踖而对曰:‘久仰大人老奸巨滑,为朝野所畏。’”
词语分解
- 蹙的解释 蹙 ù 紧迫:穷蹙。 皱,收缩:蹙眉。蹙额。蹙皱。蹙缩。蹙金(用拈紧的金线刺绣,使刺绣的纹路绉缩起来。亦称“拈金”)。 局促不安:蹙蹙。 笔画数:; 部首:足; 笔顺编号:
- 踖的解释 踖 í 〔踧踖〕见“ 践踏:“毋践屦,毋踖席。”踧”。 笔画数:; 部首:足;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您查询的“蹙踖”可能是“蹙蹐”的笔误。根据权威词典解释,“蹙蹐”(cù jí)的含义如下:
-
基本含义
指步伐迟缓、行动不便的状态,既可形容因年老、疾病导致的行走困难,也可比喻行动受阻的情形。
-
详细释义
- 动作层面:特指小步谨慎行走的姿态,如南朝鲍照《尺蠖赋》中“逢险蹙蹐,值夷舒步”,描绘遇险时缩步、平坦时舒展的动态。
- 象征意义:借代尺蠖这类爬行时身体蜷缩伸展的昆虫,体现动作的谨慎与受限性(见于明代文献)。
-
使用场景
多用于文学描述,如刻画人物困境中的局促状态,或借物喻人表现谨慎行事的姿态。
若需进一步考证其他写法或引申义,建议查阅《汉语大词典》等专业辞书。
网络扩展解释二
蹙踖的意思是感到不舒服或不自在。下面是关于蹙踖的一些相关信息:
拆分部首和笔画:蹙踖的部首是足(步)字部,蹙的笔画数为16画,踖的笔画数为13画。
来源:蹙踖是古代汉语词汇,最早出现在《诗经·大雅·抑》一篇中。在这篇雅歌中,蹙踖的含义是指心境不畅、郁闷烦恼的感觉。
繁体:蹙踖在繁体中仍然写作「蹙蹕」。
古时候汉字写法:在古时候,蹙踖可以用「蹙踖」或「蹙蹕」来表示。汉字的书写形式会随着历史发展而变化。
例句:
1. 他听到这个消息后,脸上蓦地闪过一丝蹙踖的表情。
2. 她回忆起那个令人蹙踖的经历,至今仍然心有余悸。
组词:
蹙首(皱眉)、蹙眉(皱眉)、蹙郁(郁闷)、踖屐(步行背赖)。
近义词:不快、烦闷、郁闷。
反义词:舒适、愉快、宽畅。
希望以上回答对您有帮助!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