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高峻整饬。《宋书·武帝纪上》:“ 循 广州 守兵,不以海道为防,是月,建威将军 孙季高 乘海奄至,而城池峻整,兵犹数千。” 唐 柳宗元 《南岳云峰和尚塔铭》:“礱石峻整,植木蓊茂,凡 衡山 无与为比者。”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黔游日记一》:“ 普定 城垣峻整,街衢宏阔。”
(2).严肃庄重。《世说新语·品藻》“有人以 王中郎 比车骑” 刘孝标 注引 南朝 宋 檀道鸾 《续晋阳秋》:“ 坦之 雅贵有识量,风格峻整。”《新唐书·王璠传》:“仪宇峻整,著称于时。” 明 李东阳 《傅公墓志铭》:“诗文峻整有格,书法亦遒美为时所重。”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三:“ 陶文毅公 ,丰裁峻整,好议论人物,惟恐不尽,虽廷对亦然。”
“峻整”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两方面解析:
高峻整饬
指事物(如建筑、地貌等)既高耸又整齐严整。例如:
严肃庄重
多用于形容人的气质或行为端正、不苟言笑。例如:
该词多用于文学或历史文本中,既可描述具象事物的形态(如城池、建筑),也可抽象形容人的品格或氛围的庄重感。
《峻整》是一个汉语词语,意为严峻、严整、严紧有序、严密有序。形容事物排列有条理,整齐严谨。
《峻整》的部首是山,拆分成两个部分:山和正。它的总笔画数是12。
《峻整》一词的来源较为明确,出自《左传·隐公元年》:“以养峻整焉。”在这里,“峻整”用来形容修养修身,保持身心健康的状态。
《峻整》的繁体字为「峻整」。
在古代,尤其是古代篆刻时期,对于《峻整》的写法可能会有一些变化。例如,在篆刻字中,「峻整」的形状可能会有一些变动,但整体上仍能体现出相同的意思。
1. 这个文件柜的摆放非常峻整,每个文件夹都按照字母顺序排列。
2. 他的规划非常峻整,每个步骤都经过精细的考虑。
3. 连续几个严峻的考试让她保持了峻整的学习习惯。
1. 峻岭:指高耸陡峭的山岭。
2. 整顿:指使人事物有条不紊地变得整齐有序。
3. 严谨:指做事认真、精确、严密。
1. 严峻:形容情况严峻,紧迫,严重。
2. 严密:指事物处理得细致,关联紧密。
3. 严正:指态度严肃认真,庄重。
1. 松散:指事物没有紧凑、严密的结构。
2. 散乱:指事物没有秩序,杂乱无章。
3. 宽松:指对事物的要求和限制相对较轻松、宽容。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