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鼓箭的意思、鼓箭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鼓箭的解释

单皮鼓的击鼓棒。细竹制成。两根为一副,长约二十厘米。一般专用于单皮鼓的演奏。有时也用以击打堂鼓,兼作鼓师指挥乐队的指挥棒使用。 徐珂 《清稗类钞·戏剧·后场》:“大鼓箭二,小鼓箭一,在椅垫下。”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鼓箭是汉语中一个具有特定历史文化内涵的复合词,主要包含以下两层含义:

一、击鼓用具

指古代敲击鼓类乐器所用的细长形工具,形似箭矢,故称“鼓箭”。其材质多为硬木或竹,顶端常包裹皮革以保护鼓面并调节音色。在传统戏曲乐队(如京剧锣鼓)中,鼓箭专指用于敲击单皮鼓(板鼓)的两根细木棍,司鼓者通过控制敲击力度和位置指挥乐队节奏。这种工具在《中国音乐文物大系》等文献中均有实物记载,体现了古代乐器的演奏智慧。

二、计时器具部件

在古代计时仪器“铜壶滴漏”中,“鼓箭”特指装置内用于指示时间的浮箭。其工作原理是:水滴匀速滴入壶中,带动水面浮箭匀速上升,箭身刻度对应不同时辰。如《宋史·天文志》载:“漏刻之制,有铜壶、浮箭……箭以桐木为之,饰以画鼓”,故浮箭亦称“鼓箭”。这种计时方式在汉唐时期广泛用于宫廷和天文观测。

文化关联

“鼓箭”一词浓缩了中国古代音乐与科技的交融。作为乐器工具,它是传统打击乐的核心媒介;作为计时部件,则反映了古人“以器载道”的时间观念。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清代紫檀木鼓箭,以及国家博物馆展出的汉代铜漏浮箭,均为该词提供了实物佐证。


参考资料:

  1.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中国音乐文物大系·北京卷》. 大象出版社, 1996.
  2. 华同旭.《中国漏刻史》. 安徽教育出版社, 1991.

网络扩展解释

“鼓箭”是中国传统戏曲及器乐演奏中的一种专业工具,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定义

鼓箭是单皮鼓的击鼓棒,由细竹制成,两根为一副,长度约为20厘米(约如成人手掌长度)。其核心功能是用于敲击单皮鼓,但也可兼作堂鼓的击打工具,甚至在戏曲乐队中作为指挥棒使用。

二、用途与特点

  1. 演奏功能:
    主要用于单皮鼓的演奏,通过两根鼓箭交替敲击鼓面,控制节奏强弱。在京剧等戏曲表演中,鼓箭还用于指挥乐队,鼓师通过敲击鼓边或鼓心传递演奏信号。
  2. 材质与形制:
    采用细竹制作,轻便且富有弹性,敲击时能清晰传递力度变化,适应戏曲中细腻的节奏表达需求。

三、历史文献记载

清代徐珂在《清稗类钞·戏剧·后场》中明确提到“大鼓箭二,小鼓箭一,在椅垫下”,说明鼓箭在传统戏曲演奏中的标准化配置及重要地位。

四、扩展说明

虽然现代戏曲中仍沿用鼓箭,但部分演出会根据实际需求调整材质(如硬木或合成材料),以适配不同音效风格,但传统细竹材质仍被视为经典。

若需进一步了解戏曲乐器的分类或演奏技巧,可查阅戏曲专业文献或权威音乐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八边形板官褊心不声不气唱詶叱駡赤襁宠人春意打卡大梦方醒淡服督署斐变覆杯浮光掠影感尉公料公畦寡默骨都侯横峰侧岭合纵连横缋纯回天脚炉计筹积叠京沈铁路近浅记想枯煎赖皮磊落飒爽量尺寸里正衙前搂揽卵清轮运萌隶妙色民不畏死陌路相逢胖鼓鼓披枷带锁蹡蹡七横八竖穷核囚奴伞兵色球审单手梏双枱岁稔年丰天清气朗退值违卜贤宰斜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