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绶笥的意思、绶笥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绶笥的解釋

盛印绶的箱子。《後漢書·方術傳下·許曼》:“ 隴西 太守 馮緄 始拜郡,開綬笥,有兩赤蛇分南北走。”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绶笥”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字面、文獻引用及引申義三方面綜合解析:

  1. 基本含義
    “绶笥”由“绶”和“笥”組成:

    • 绶(shòu):指絲質帶子,古代用于系挂官印、玉佩或勳章,象征身份地位。
    • 笥(sì):方形竹器,用于盛放衣物或食物。
      合指盛放印绶的箱子,常見于官員存放官印的器具。
  2. 文獻例證
    《後漢書·方術傳下·許曼》記載:“隴西太守馮緄始拜郡,開绶笥,有兩赤蛇分南北走。”,說明其實際用途與古代官場相關。

  3. 引申含義
    部分現代解釋(如)将其引申為“内心深藏的秘密或隱私”,屬比喻用法,強調不輕易外露的特性。但此義項未見于傳統典籍,可能是基于字面意象的擴展。

绶笥本義為存放印绶的容器,後或衍生出比喻義,需結合語境區分使用。

網絡擴展解釋二

绶笥

绶笥(shòu sì)是一個漢字詞彙,由兩個部首組成:绶(shòu)和笥(sì)。

绶的部首是纟(mì),拼音為shòu,表示绶帶,是古代官吏的标志。在《說文解字》中,绶被解釋為“束帛之绶也,帝服帶绶”。绶也可以用作動詞,意思是通過帶子綁住或系在一起。

笥的部首是⺮(zhú),拼音為sì,表示木籠子或木箱。在《說文解字》中,笥被解釋為“貴人重币物也”。古代貴族使用笥來儲存貴重物品,如珠寶、文物等。

绶笥一詞的來源較為複雜,沒有明确的出處。绶笥可以指代古代官員所佩帶的寶箱,也可以指代貴族保存財物的木箱。

在繁體中,绶字的寫法為綬,而笥字的寫法保持不變。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中,并沒有固定的标準。寫绶時,纟部在上方,寸在下方;寫笥時,左右兩部分分别寫木,而上面的點表示象腳。這些古代漢字的寫法隨着時間的推移發生了一些變化,逐漸演變為現代常用的形态。

例句:
1. 官員佩戴绶帶,彰顯身份地位。
2. 那個老人将珍貴的珠寶藏在笥中,細心保存。

組詞:绶帶(shòu dài)、绶印(shòu yìn)、绶布(shòu bù)、笥子(sì zǐ)、木笥(mù sì)。

近義詞:寶匣、儲藏箱。

反義詞:公開、外露。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