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监主自盗的意思、监主自盗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监主自盗的解释

盗窃自己所负责经管的公家财物。《旧唐书·杨炎传》:“更召他吏绳之,曰:‘监主自盗,罪绞。’”亦作“ 监临自盗 ”。 曾慥 《类说》卷二引《名臣传·杜衍》:“ 衍 在中书,权幸欲去之,以 舜钦 监进奏院市故纸监临自盗除名,以撼动 衍 , 衍 亦以此求退。”《宋史·薛嗣昌传》:“监公使库 皇寘 坐狱, 嗣昌 奏请之,遂以监临自盗责 安化军 节度副使,安置 郢州 。”后通作“监守自盗”、“监守自盗”。《明史·刑法志一》:“罪应加者,必赃满数乃坐。如监守自盗,赃至四十贯。若止三十九贯九十九文,欠一文不坐也。”《清文献通考·刑五》:“苟其召公那移,尚可曲谅;若监守自盗,肆行无忌,岂可以赃完限内遂从末减耶?” 叶永烈 《科学福尔摩斯》八:“从须末的化验结果来看,那理所当然是属于 吴为 的--Mn血型、患糖尿病、喜欢抽烟,这几点完全合拍。难道真是 吴为 监守自盗吗?”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监主自盗”是“监守自盗”的古代表述形式,该成语最早见于《汉书·刑法志》:“守县官财物而即盗之,已论命复有笞罪者,皆弃市”,指官吏利用职务之便盗窃所监管的财物。唐代史学家颜师古在注解《汉书》时明确提出“监守自盗”概念:“即今律所谓主守自盗者也”,成为该成语的定型表述。

从现代汉语语义学角度分析,“监守自盗”属于动宾联合式成语,包含双重施动关系:既指监管者的身份职能(监守),又强调其违法行为(自盗)。该成语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被规范解释为“盗窃自己负责看管的公家财物”,其语义核心在于揭示职务便利与犯罪行为之间的特殊关联性。

从法律语言学视角考察,该成语的语义演变与历代法典密切相关。《唐律疏议》首次将“主守盗”列为独立罪名,规定“诸监临主守自盗及盗所监临财物者,加凡盗二等,三十匹绞”,这一立法精神为后世法典所承袭,直至《大明律》仍保留“监守自盗”专条。现代法律体系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规定的职务侵占罪,其立法渊源可追溯至此成语所承载的法文化内涵。

网络扩展解释

“监主自盗”是一个成语,指窃取公务或业务上自己负责看管的财物,与“监守自盗”同义。以下是详细解释:

1.基本含义

2.出处与典故

3.法律性质与后果

4.近义词与关联词

5.使用场景

提示:若涉及具体法律问题,建议咨询专业律师或参考《刑法》相关条款(如第271条、第382-383条)。

别人正在浏览...

百花齐放剥壳标营嗶嗶剥剥茶炊盛器痴求愁城喘呼呼春蚓笔颠来簸去凤喙风云会浩叹贺印钱和衷共济换鹅群冱寒魂车加耗嘉木缣缃简帙郊坰茭米借径今愁古恨荆王金缯麂鞾拘管踽凉开引夸夺况汉緑桐妙有秘书郎穆耀年逾古稀庖西书澎濞晴牕请行穷悬曲洑去水扰穣鋭上赏要麝帏天祅廷魁围裹滃郁文虎章无命五亲六眷闲见小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