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白琥的意思、白琥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白琥的解释

雕成虎形的白玉。古代祭祀西方时用之。《周礼·春官·大宗伯》:“以白琥礼西方。” 郑玄 注:“琥猛象秋严。” 贾公彦 疏:“云‘琥猛象秋严’者,谓以玉为琥形,猛属西方,是象秋严也。” 宋 苏轼 《龙尾砚歌》:“黄琮白琥天不惜,顾念贪夫死怀璧。”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金石二·玉》:“古礼:玄珪苍璧,黄琮赤璋,白琥玄璜,以象天地四时而立名。”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白琥,是中国古代礼器与玉文化中的重要概念,特指一种形制特殊的白色玉器。其详细释义如下:

一、核心释义

白琥指以白玉雕琢而成的虎形礼器,属“六器”之一,主要用于古代祭祀西方之神或军事仪典。《周礼·春官·大宗伯》明确记载:“以白琥礼西方”,郑玄注:“琥,猛象秋严”,说明其象征秋季肃杀之气,对应西方白虎星宿。汉代许慎《说文解字》释“琥”为“发兵瑞玉,为虎文”,强调其虎纹形制与军事功能。

二、字形与材质考据

从字形演变看,“琥”从“玉”从“虎”,《说文解字注》指出其构字本义即“虎形玉器”。材质上特选白玉,《礼记·玉藻》载“天子佩白玉”,表明白玉在礼制中的尊贵地位。考古实物如山西曲沃晋侯墓地出土的西周玉虎(长10.3厘米,青白玉质),印证了虎形玉器的仪典用途。

三、礼制功能考证

在周代礼制体系中,白琥具有三重功能:

  1. 祭祀重器:配合“六器”制度祭祀西方,承载沟通天地的宗教意义;
  2. 兵符信物:《史记·孝武本纪》载“铜虎符”前身即玉琥,为早期调兵凭证;
  3. 丧葬用玉:《周礼》载“疏璧琮以敛尸”,高级贵族墓葬常见玉虎陪葬。

四、文化象征演变

白琥的文化内涵随时代扩展:

权威文献参考:

  1. 中华书局点校本《周礼注疏》(2010)
  2. 许慎撰/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3. 孙庆伟《周代用玉制度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4. 故宫博物院官网藏品数据库(编号:故00147241)

网络扩展解释

“白琥”是汉语中一个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词语,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的详细解释:

1. 基本释义
白琥(拼音:bái hǔ)指雕成虎形的白玉,主要用于古代祭祀西方时的礼器。其名称由“白”(象征纯洁、明亮)和“琥”(指虎形玉器)组成,结构上体现对材质与形态的双重描述。

2. 历史与用途
根据《周礼·春官·大宗伯》记载,白琥是古代“六器”之一,用于祭祀西方之神,象征秋季的肃杀与威严(“琥猛象秋严”)。这一礼制体现了中国古代五行思想中西方属金、色白的关联。

3. 文化延伸
现代语境中,白琥可引申为珍贵事物的象征,如珠宝、才华或友谊。例如,有文学作品以“白琥”比喻光滑的香水瓶身。

4. 古籍例证
宋代苏轼《龙尾砚歌》曾用“黄琮白琥天不惜”表达对玉器的珍视,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也提及白琥在礼制中的地位。

如需进一步了解祭祀礼器的完整体系,可参考《周礼》等古籍原文。

别人正在浏览...

嗷嗷待食百世之利百醆本二弁服愊愊憋懆钞絶绰起衬供重出凑拢村老老调一跌宕仿照发羌根深柢固官命故宫博物院汗鳖鹤兆咶噪火禁较力竭智近火先焦旧情鞠躬尽力开啓老雇岭南派鳞集六味谟士尼父尼师但那女花盼盼茶茶瞥映疲困牵吟轻重缓急勤恤日下无双戎心若有若无深一死绥谈宾贪图天头铁牀王军僞辞僞造响音小子后生协日邪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