絶甘的意思、絶甘的详细解释
絶甘的解释
见"絶甘分少"。
详细解释
见“ 絶甘分少 ”。
词语分解
- 絶的解释 絶 é 见“绝”。 笔画数:; 部首:糹; 笔顺编号:
- 甘的解释 甘 ā 甜,味道好:甘甜。甘苦。甘冽。甘落。甘之如饴。同甘共苦。甘旨(美味的食物)。 美好:甘雨(适时而有益于农事的雨)。甘霖。 自愿,乐意:甘愿。甘拜下风。 姓。 苦 笔画数:; 部首:甘; 笔顺
专业解析
絶甘(jué gān)是汉语古语词,其核心含义为拒绝享用甘美的食物,常引申为自奉俭约、体恤他人的高尚品德。以下从词典角度分项解析:
一、字形与音义
- 字形结构:由「絶」(断绝)与「甘」(甘美)组成,会意拒绝美味。
- 读音:现代汉语读作jué gān(ㄐㄩㄝˊ ㄍㄢ)。
- 本义:字面指不贪恋美味。《说文解字》释「甘」为「美也」,「絶」为「断丝也」,组合强调主动割舍享受(参考《汉语大词典》)。
二、详细释义
- 主动拒绝享受
指自律克己,不追求饮食之乐。如《史记·李将军列传》载李陵「絶甘分少」,意为将甘美食物分给他人,自己仅取粗劣部分,体现谦让之德(参考中华书局点校本《史记》)。
- 引申为清廉自守
常用于形容官吏或士人不慕奢靡。北宋司马光《训俭示康》以「絶甘」喻清廉:「夫俭则寡欲,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强调节制物欲(参考《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
三、典故出处
- 核心典故:出自司马迁《报任安书》:「以为李陵素与士大夫絶甘分少,能得人死力。」指李陵与士卒同甘共苦,共享微薄物资(参考《昭明文选》卷四十一)。
- 文学化用:杜甫《营屋》诗:「度堂匪华丽,养拙异考槃……絶甘分少必,吾敢辞艰难。」以「絶甘」自述安贫守志之心(参考《杜诗详注》)。
四、现代用法与关联词
- 成语「絶甘分少」:沿用古义,形容与人同苦、慷慨分享(《汉语成语大词典》)。
- 近义词:分甘共苦、菲衣恶食。
- 反义词:穷奢极欲、钟鸣鼎食。
「絶甘」是承载儒家克己精神的古语,其价值核心在于自我约束与利他行为,常见于史书及文学作品,现代汉语中多保留于成语「絶甘分少」中。
网络扩展解释
“絶甘”是一个汉语成语,其核心含义源于“絶甘分少”的缩略形式,主要表达“自己刻苦、分享优厚”的品德。以下是综合不同来源的详细解释:
基本释义
- 拼音:jué gān(注意部分网页注音有误,正确发音应为jué)
- 字面分解:“絶”指断绝、舍弃,“甘”指甘美之物。
- 核心含义:指放弃享受甘美之物,将有限的资源优先分享给他人,体现克己待人的高尚品质。
典故出处
该词最早可追溯至汉代司马迁《报任安书》:“以为李陵素与士大夫絶甘分少。”原指李陵与士兵同甘共苦,后引申为待人优厚的品德。
使用场景
- 形容品德:用于赞赏不贪图享受、关爱他人的行为(例:他身居高位却絶甘分少,深受爱戴)。
- 文学表达:古典文献或正式文体中强调自我牺牲精神。
- 教育劝诫:教导分享与克己的重要性(例:长辈常以“絶甘”精神教育晚辈)。
补充说明
部分资料(如)提到该词与《庄子》的关联,解释为“无法持续忍受甘美”,属于少数派理解,可能与原典存在语境差异。建议优先采用主流释义。
提示:若需查询“絶甘分少”的完整典故,可参考《汉语成语大词典》或《史记》相关注释。
别人正在浏览...
骜好败本霸统伯兄不绝如缕参劾嵾差丑怪出后淳质呆话断窗恶誓方岳犯教反税泛指肥逸负利率各自为战光阴如箭虹伸鹘石匠郢加农炮甲伍敬语稽山捐班开美康狄匡拯窥看黎锦留藏穭生沦殂南云内史省怕不大俳优畜之平侧遣适邱园人生目的柔枝嫩条如一伤司设次首尾共济书鼓鼠祸説雨谈云特煞同心苣通域象似斜袤谐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