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没店三”。谓不知轻重,欠考虑,糊涂。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忒昏沉,忒麄鲁,没掂三,没思虑,可来慕古。” 明 贾仲名 《萧淑兰》第二折:“哎你个 颜叔子 秉烛真个堪, 柳下惠 开怀没店三。” 清 洪昇 《长生殿·骂贼》:“谁想那一班儿没掂三,歹心肠,贼狗男,平日价张着口将忠孝谈,到临危翻着脸把富贵贪。”
“没掂三”是一个汉语口语化成语,主要用于形容人的言行举止轻浮、不严肃或缺乏考虑。以下是详细解释:
该词核心含义为“不知轻重、欠考虑、糊涂”,常用来批评行为不端正或态度不认真的人。例如:
适用于日常生活或文学表达中,常见于以下情境:
如需查看更多例句或历史文献出处,可参考汉典、查字典等来源。
《没掂三》是一个俚语,广泛流传于中国大陆一些方言中。它的意思指的是一个人非常瘦小、身材消瘦,甚至可以说是瘦骨嶙峋。
将《没掂三》拆分开来,可以看到它的部首是“手”和“人”,分别是左边的一部分和右边的一部分。共涉及4个部首,10个笔画。
《没掂三》这个俚语的来源并没有确切的历史记录,但常被用于形容那些身形消瘦的人。在繁体字中,它的写法是「沒掂三」。
在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中,「没掂三」的写法与现代汉字相比有所不同。古代常采用篆书的风格,笔画更加独特、曲折,但整体的意义和形象并没有改变。
1. 他瘦得像个竹竿,简直就是个没掂三的。
2. 你看看那个人,他身材怎么那么窄小,完全是个活生生的没掂三。
组词:没掂瘦、没掂骨
近义词:瘦骨嶙峋、干瘦
反义词:胖如猪、丰满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