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记结拜兄弟姓名、年龄、籍贯等的簿册。 唐 冯贽 《云仙杂记·金兰簿》:“ 戴弘正 每得密友一人,则书於编简,焚香告祖考,号为金兰簿。”
“金兰簿”是汉语中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词语,其核心含义指代古代结拜兄弟或姐妹时记录盟誓的名册。这一词汇由“金兰”与“簿”两部分构成:
词源解析
“金兰”源自《周易·系辞上》中“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比喻情谊坚如金石、气味相投的深厚关系。而“簿”即册籍,合称“金兰簿”特指记载结义者姓名、生辰等信息的文书。
历史记载与演变
唐代冯贽《云仙杂记》记载,时人戴弘正每结交密友,便书姓名于金兰簿,以毒鱼胶粘连册页,象征友情不可分割。宋代《太平广记》亦收录相关典故,体现其在古代社交礼仪中的重要地位。
文化象征意义
金兰簿不仅是结拜仪式的实物载体,更被赋予“生死与共”“信义为盟”的精神内涵。其使用常见于宋元话本及明清小说中,如《水浒传》中梁山好汉结义情节,均暗含对这一文化符号的延续。
参考资料:
“金兰簿”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的词汇,主要用于描述结拜兄弟之间深厚情谊的记录形式,以下是综合多来源的详细解释:
“金兰簿”指登记结拜兄弟姓名、年龄、籍贯等信息的簿册,象征彼此关系亲密、情谊深厚。其中:
如今,“金兰簿”更多用于文学或历史语境,强调传统友谊的庄重性。例如在小说或影视剧中,常以“金兰簿”作为结拜仪式的道具,增强文化厚重感。
若需了解更详细的古籍原文或相关成语用法,可参考《云仙杂记》或权威词典(如沪江在线词典)。
并流博得拨动淳质翠岚打插大校饵蠒访事员苻娄高号铜供销合作社国别好歹黄岫还应婚飞娇贵尽气扣帽子夸大其词苦不可言轣辘离羣索居流産落度落莫旅游业鸣文飘漾媲偶前搜庆吊倾佩请辠亲炙穷桑全功尽弃软熟折秤盛迹省众豕屠谁生顺谏疏食饮水贪粗矘视桃花绶涕泠厅事通演偷嫩剸理未家瓮鸡无稽之谈无所事事弦桐遐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