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絁繻的意思、絁繻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絁繻的解释

粗质彩帛。《宋史·后妃传上·真宗刘皇后》:“﹝太后﹞常服絁繻练裙。”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絁繻”是一个极为生僻的古代汉语词汇,在现代汉语中几乎不再使用,主要见于古代文献。其含义需要从构成它的两个字“絁”和“繻”的本义及古代用法来理解:

  1. 絁 (shī):

    • 本义:指一种粗绸,一种质地较为粗糙的丝织品。
    • 来源依据:东汉许慎《说文解字·糸部》:“絁,粗緒也。” 清代段玉裁注:“粗緒,蓋亦繒名。” 明确指出“絁”是一种粗丝织物的名称。在《新唐书·地理志》等史书中,也常将“絁”作为地方贡品的一种丝织品记载。
  2. 繻 (rú / xū):

    • 本义:
      • 彩色丝织品/细密的丝织品:指彩色的缯帛或精细的丝织品。如《说文解字·糸部》:“繻,缯采色也。”
      • 裂开的帛:也指撕裂的丝织品碎片。古代常用作符信或通关凭证。如《左传·隐公元年》:“纪裂繻来逆女。” 杜预注:“裂繻,纪大夫名。” (此处“裂繻”是人名,但反映了“繻”与“裂帛”的关联)。更典型的例子是《汉书·终军传》记载的“弃繻”典故,终军入关时,关吏给他一个帛制的符信(繻),让他出关时交回;终军说大丈夫西游,不会再凭此回来,于是弃繻而去。这里的“繻”就是用作符信的帛片。
    • 引申义:由于用作符信,“繻”也引申指代关隘通行证或用作凭证的物件。
  3. 絁繻 (shī rú / shī xū):

    • 字面组合义:将“絁”和“繻”组合起来,“絁繻”的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为:
      • 用粗绸(絁)制成的符信或帛片(繻)。
      • 粗绸的碎片。
    • 实际文献用法:这个词在古代文献中极其罕见,其具体所指需要结合上下文。它可能侧重于强调这种用作符信的帛片是由较粗的丝织品(絁)制成,而非精细的丝绸。也可能泛指粗糙的丝织品碎片。其核心含义离不开“粗绸”和“帛片/符信”这两个基本要素。

总结解释: “絁繻”是一个由“絁”(粗绸)和“繻”(彩色丝帛/帛片/符信)复合而成的古语词。其基本含义是指用粗绸制成的符信、帛片,或指粗绸的碎片。这个词高度依赖具体语境,主要用于描述古代特定场合(如通关凭证)所使用的、由相对粗糙丝织品制作的凭证物件,或泛指此类粗糙丝织物的残片。由于其生僻性,现代汉语中已基本不用。

参考来源依据:

网络扩展解释

“絁繻”是由“絁”和“繻”两个词组成的复合词,需分别解释其含义:

一、絁

“絁”指一种粗绸或粗丝织物,属于较为粗糙的丝织品类别。例如唐代文献中常提到“絁”作为普通衣料,与精细的“罗”“锦”等形成对比。不过,当前提供的搜索结果中未包含“絁”的具体定义,此解释基于常见字义。


二、繻

“繻”有以下三层含义:

  1. 彩色丝织品
    如《宋史·韩彦直传》中记载的“亲解孝宗艸角之繻傅其首”,此处指用作装饰的彩色丝帛。
  2. 细密的罗类丝织品
    《玉篇》释义为“细密之罗”,强调其质地精细。
  3. 汉代关隘通行证
    以帛制成,书写文字后分为两半,过关时验合,类似符券(见《玉篇》“帛边也”)。

三、絁繻的合义

结合两字含义,“絁繻”可能泛指不同质地的丝织品,或强调粗绸与细帛的对比。具体语境需结合文献用例,但现有资料中暂未提供该复合词的直接释义。

建议进一步查阅古代纺织类文献或字书(如《说文解字》)以确认更精确的用法。

别人正在浏览...

颁衣宝云变后掠翼飞机驳违侪徒床头捉刀人电化腐蚀断点对空射击蹲龙发蒙启滞蜚翔弓腰人官兵冠盖寡状国际贸易滈汗浩浩荡荡和宁涸阴鸿序话本黄闱黄症简斥践妖节符捷武旌幡汲冢周书开拆连篇累册炼师立脚点鹿浅吕仙翁模效闹翻天逆徒钱钞桥死齐集趣禅确凿入绍桑耳三祭傻人饰玩狮子滚绣毬速戾炭画铜唇铁舌铜元团保帷灯匣剑萧索校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