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候的意思、奉候的详细解释
奉候的解释
敬辞。恭候。《周书·儒林传·卢诞》:“ 诞 与文武二千餘人奉候大军。”《儒林外史》第二二回:“只怕弟一出去,船就要开,不得奉候。” 鲁迅 《书信集·致徐懋庸》:“星期四(十七日)下午两点,当在书店奉候。”
词语分解
- 奉的解释 奉 è 恭敬地用手捧着:奉觞(举杯祝酒)。奉献。奉祀。奉承(恭维,讨好。“承”读轻声)。 尊重,遵守:奉公守法。奉为圭臬(把某些言论或事物当作准则)。奉行故事(按老规定办事)。 敬辞,用于自己的举动涉
- 候的解释 候 ò 等待:等候。候车室。候选人。守候。候补。候场。候审。候诊。 看望,问好:伺候。问候。 时节:时候。气候。候鸟。候虫。 事物在变化中的情状:火候儿。症候。 古代把五天称为“一候”,现气象学上仍沿
专业解析
“奉候”是现代汉语中表敬意的书面用语,其核心含义包含两方面:一是指恭敬地等候对方,常见于正式场合的邀约或待客场景,例如“明日午时于寒舍奉候大驾”;二是指带有谦逊态度的问候,多用于书信结尾表达关切,如“春寒料峭,伏惟奉候起居安吉”。
该词的使用需注意以下语言特性:
- 敬辞属性:“奉”字体现对受话人的尊敬,“候”字传递主动关切的态度,二字结合形成表敬复合词,常见于传统书信或礼仪性对话中。
- 语境适配:现代使用多见于正式文书、传统节庆问候或文化场合,日常口语中已逐渐被“恭候”“静候”等词语替代,但在港澳台地区及海外华文书信中仍保持较高使用频率。
- 结构解析:从构词法看,“奉”为表敬语素,与“候”构成的并列式合成词,遵循古代汉语中“敬语+行为动词”的构词规律,同类结构还有“奉送”“奉劝”等。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释义,该词属于乙级书面敬语,建议在正式文书或需要体现文化涵养的场合使用。商务印书馆《古代汉语词典》(修订版)指出,其语用渊源可追溯至唐宋时期的文人尺牍,明清时期逐渐定型为固定敬辞。
网络扩展解释
“奉候”是一个汉语敬辞,主要用于表达对他人的恭敬等候或期待。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释义
- 拼音:fèng hòu
- 注音:ㄈㄥˋ ㄏㄡˋ
- 含义:表示“恭候”,即恭敬地等待对方。常见于正式场合或书面语中,体现说话者的谦逊与尊重。
二、出处与用法
-
古籍引用
- 《周书·儒林传·卢诞》中提到:“诞与文武二千餘人奉候大军”,指恭敬迎接军队。
- 《儒林外史》第二二回:“不得奉候”,表达因故无法等候对方的歉意。
-
现代用例
- 鲁迅在书信中写道:“星期四下午两点,当在书店奉候”,用于约定时间,体现礼貌。
三、现代应用
- 适用场景:正式邀约、书信往来或表达歉意时使用。例如:“明日中午,我在餐厅奉候您的光临。”
- 注意:部分资料(如)将其扩展为“恭敬侍候”,但主流解释仍以“恭候”为核心。
如需更多例句或历史背景,可参考、6的文献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白头新扳高被风边警承袭程子衣逞嘴称愿沉郁顿挫冲泊寸诚厝意典质低贱独院贰醮讹字放远分桃干净根头海狶虾蟆蓝毫管和正花台获悉觳土骄景醮筵结裹唧咕忌奶晶顶金汋口直心快块子劳惫老鸡头猎徒理尚立限砻琢门铃谬遁叛逆辔衔片合娉纳穷源溯流蹂蹀社祀识得菽粟四膏素和痛痛快快相翼翔泳闲接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