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时历的意思、时历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时历的解释

当时通用的历书。《汉书·任敖传》:“ 文帝 召 公孙臣 以为博士,草立土德时历制度,更元年。”《晋书·杜预传》:“ 预 以时历差舛,不应晷度,奏上《二元乾度历》,行於世。”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时历(shí lì)在汉语词典中主要有三重含义:

  1. 历法体系

    指推算岁时节候的方法,即通过天文观测确定年、月、日等时间单位并制定规则的系统。例如《宋书·律历志》载:“圣人授时历,以正农祥”,强调其指导农事的作用。

  2. 记载历法的文献

    特指官方颁布的历书或历法著作。如《旧唐书·历志》提及《戊寅元历》《麟德历》等均为唐代重要时历文献,用于规范国家时间计量。

  3. 时间计量工具

    引申为记录时间的器具或方法。清代《时宪历》(后称《西洋新法历书》)融合西方天文知识,成为官方时间标准,体现“时历”作为时间载体的功能。


权威参考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

“时历”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1.基本释义

“时历”指某一历史时期通用的官方历书,主要用于记录时间、节气及重要日期。例如《汉书·任敖传》记载,汉文帝时期曾修订“土德时历制度”,说明其作为历法在朝代更替中的规范作用。

2.历史背景

3.结构与用途

时历通常包含年、月、节气、吉凶日等,用于指导农业、祭祀和日常生活。例如《晋书》提到“时历差舛,不应晷度”,说明历法需与实际天文观测相符。

4.延伸关联

“时历”是古代社会规范时间的重要工具,兼具政治象征和科学功能。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朝代历法内容,可查阅《汉书》《晋书》等古籍原文。

别人正在浏览...

板肋爆腾边粮哔剥侧迟程试传盏代马代码证大阉点手冬菇顿缨幅度阁束蒿草黑褐河帅鸿丽黄道日简傲疆埸击冲解徽济惠稽据局节口体老番羸顿帘庑猎人临事而惧浏飙龙盘凤逸録黄轮笔麦穗两歧鬅头葺捕奇览趋庭桑梨三寝收籍守洁睡顿缌免松烟墨贪赃铁板钉钉投地往返网路往年王瑞窝线乡坝乡俗小衙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