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籍的意思、收籍的详细解释
收籍的解释
没收入官。《资治通鉴·宋文帝元嘉二十二年》:“收籍 曄 家,乐器服玩,并皆珍丽,妓妾不胜珠翠。”
词语分解
- 收的解释 收 ō 接到,接受:收发。收信。收支。收讫。收益。 藏或放置妥当:这是重要东西,要收好了。 割断成熟的农作物:收割。收成。麦收。 招回:收兵。收港。 聚,合拢:收容。收理。收集。 结束:收尾。收煞。收
- 籍的解释 籍 í 书,书册:古籍。书籍。经籍。典籍。 登记隶属关系的簿册;隶属关系:籍贯。户籍。国籍。学籍。 登记:籍没(?)。籍吏民。 征收:籍田。 〔籍籍〕a.形容纷扰很大;b.形容名声很大;c.形容纵横交
网络扩展解释
“收籍”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为“没收入官”,指官府将私人财产或物品依法没收充公。以下从多个角度进行解释:
1.基本释义
- 定义:指官方对个人或家族的财产、物品进行强制性没收,归为官府所有。这一行为常见于古代法律惩罚或政治清算中。
- 拼音:shōu jí,注音为ㄕㄡ ㄐㄧˊ。
2.历史出处与用法
- 文献记载:该词最早见于《资治通鉴·宋文帝元嘉二十二年》,文中描述了对范晔(南朝刘宋官员)家族的查抄:“收籍晔家,乐器服玩,并皆珍丽,妓妾不胜珠翠”。
- 文学作品:明代李时行的诗句“百战功高不收籍”,反讽功勋卓著者未遭没收家产的结局,侧面印证了“收籍”的负面含义。
3.应用场景
- 法律惩罚:多用于官员犯罪、家族牵连等情形,作为刑罚的一部分。
- 政治手段:历史上也作为削弱敌对势力经济基础的手段,例如权臣失势后的财产清查。
4.补充说明
- 近义词:抄没、籍没。
- 现代关联:类似当代法律中的“没收财产”,但古代“收籍”范围更广,包括家眷、仆役等。
如需深入了解具体案例或文学引用,可查阅《资治通鉴》相关章节或明代诗词集注。
网络扩展解释二
收籍的意思
收籍是指将财物或个人信息纳入档案或登记薄中的行为。收籍可以用于归档、统计以及提供管理、追溯和证明等方面。
拆分部首和笔画
收籍的拆分部首是⺈和⺮,其中⺈是“发、采、千”的部首,⺮是“竹”的部首。
收籍的总笔画数为16笔,在字形结构上属于复杂字。
来源
收籍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献,《说文解字》中已有收籍的攸辞:“临吴方记焉。”意思是将来到吴地的人们追溯记录。
具体使用这个词的时间和出现的文献记载暂无明确考据。
繁体字
收籍的繁体字是「收輯」,字形上与简体字相似,仅部分部首有所不同。
古时候汉字写法
关于古时候汉字收籍的写法,目前无明确文献记载,不过根据汉字演变的规律,收籍在古时的写法可能会有一些差异。
例句
1. 为了更好地管理学生信息,学校对新生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收籍过程。
2. 政府部门对商铺进行收籍,以便更好地监管市场经营。
组词
1. 收纳:将物品进行整理归类并放入合适的位置。
2. 登记:记录详细的信息并制作相应的记录。
3. 档案:按照一定的方式整理和保存的文件或记录。
近义词
登记、记录、归档、存档。
反义词
释放、放出、撤销、删除。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