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失去配偶。《左传·成公十一年》:“ 声伯 夺 施氏 妇以与之。妇人曰:‘鸟兽犹不失儷,子将若何?’”
“失俪”是一个汉语词汇,具体解释如下:
该词最早见于《左传·成公十一年》:“鸟兽犹不失儷,子将若何?”(鸟兽尚不失去配偶,你为何要这样做?)。这里的“失俪”直接指向配偶关系的丧失。
部分现代解释将其扩展为“失去原本的搭配或互补关系”,例如事物间协调性的缺失,但此用法较少见且未见于权威古籍。
如需更多古籍例证或详细分析,可参考《左传》及相关文献。
失俪是一个汉字词语,一般形容事物或人失去原本的完整和完美状态。
失俪的部首是人(亻)和如(女),总共包含10个笔画。
失俪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失指的是丧失、失去,俪指的是完整、美好。合在一起表示丧失原有的完美和完整的状态。
在繁体字中,失俪的写法为「失俪」,部首和笔画没有变化。
在古代,失俪的写法有所不同。早期的写法采用「亡」代替了如字旁,意味着失去。后来,又有一种常见的写法是「亡服」,服字旁表示外表、形象,也指人的美好身体被损坏。
1. 他在事故中失去了双腿,身体变得异常失俪。
2. 经过岁月的洗礼,古老的建筑已经失俪不堪。
1. 失败
2. 失落
3. 俪泽(形容美好的机会或幸运)
损坏、毁坏、遗失
完好、完整、圆满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