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退听的意思、退听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退听的解释

退让顺从。《易·艮》:“六二:艮其腓,不拯其随,其心不快。象曰:不拯其随,未退听也。” 孔颖达 疏:“听,从也。既不能拯动,又不能静退听从其见止之命,所以其心不快矣。” 宋 陆游 《急雨》诗:“ 祝融 退听不敢骄,父老歌舞看稻苗。” 清 黄景仁 《大雷雨过太湖》诗:“我思阳月阳退听,岂宜玉虎鸣其兇。”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退听"是一个相对生僻的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可以从字面和典籍引用两个层面来理解:

一、核心释义(源自权威辞书) 指收回并听取。该释义直接来源于汉语辞书编纂的权威著作《汉语大词典》。其本义可拆解为:

二、具体应用与引申 此词在古代文献中主要用于描述君主或上位者的行为:

  1. 君主纳谏: 指帝王收回成命或已有的想法,转而听取臣下的谏言。例如在历史记载或政论中,描述明君能够"退听"以修正决策。
  2. 谦逊自省: 引申为一种谦逊、自省的态度和行为,表示不固执己见,愿意重新考虑和接受他人意见。

三、其他可能的引申或专业领域用法

权威参考文献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

“退听”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tuì tīng,其核心含义为退让顺从,常见于古代文献及诗词中。以下是综合多来源的详细解释:

  1. 基本释义
    该词由“退”和“听”组成,字面意为“退步听从”,引申为主动让步、服从他人或形势。例如《周易·艮卦》中提到“未退听也”,孔颖达注解为“不能静退听从其见止之命”(),强调对既定规则的遵从。

  2. 经典出处
    源自《易经》中的卦辞:“艮其腓,不拯其随,其心不快。象曰:不拯其随,未退听也。”此处指在无法改变局势时选择退让。宋代陆游《急雨》诗中的“祝融退听不敢骄”则用拟人手法,描述火神因敬畏自然力量而收敛()。

  3. 近义词与用法
    与“退避”“顺从”等词义相近,多用于形容对权威、自然或不可抗力的服从态度。例如清代黄景仁诗句“阳月阳退听”暗喻时节更替中的顺应规律()。

  4. 注意辨析
    部分现代解释(如)提到“因听闻消息而不再听取信息”,但此说法缺乏权威文献支持,可能为误传或引申用法,需谨慎参考()。

建议在古文阅读中结合上下文理解其“退让”本质,日常使用则多保留传统释义。如需进一步考证,可查阅《汉语大词典》或《周易》原典()。

别人正在浏览...

菴蔼白僵僵保驾鳖珠璧诰冰溪璧玉吹弹鼓板反情凡身封锁线愤邑佛面富室子改塞规矩好办浩星呵导秽身缄制旌色迥超济济锵锵极区居贸开天辟地愧怍哭庙灵乩力胜论工卤虾忙刼毛郑木呆闹麻纳新拗拙纰戾遣将调兵气喘如牛期契人手一册赏功商墟诗意私椷堂名讨荡恬静停酸同直晚节不终威酷五言诗下操贤台写本熁铁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