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衰老。 清 郑燮 《姑恶》诗:“姑曰幼不教,长大谁管拘?恃其桀傲性,将欺頽老躯。”
頽老(tuí lǎo)
释义
指身体或精神因衰老而衰弱萎靡的状态,多形容人年老体衰、精力消退,亦可引申为事物衰败没落。
本义
身体衰老:形容人体机能衰退,行动迟缓,精力不济。
例:
“頽老之态,步履蹒跚,目力昏聩。”
来源: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商务印书馆,2012年,第12卷,第1083页。
引申义
精神萎靡:指意志消沉,失去朝气。
例:
“壮志未酬,心境頽老,不复少年意气。”
来源:
王力《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华书局,2005年,第476页。
文化意象
事物衰败:用于描述建筑、自然景象等因年代久远而破败荒芜。
例:
“断壁頽老,荒草萋萋,昔年繁华尽成空。”
来源:
《古代汉语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年,第1521页。
本义为“崩塌”,《说文解字》释为“秃貌”,后引申为“衰败”。
象形字,甲骨文像拄杖老人,指年迈。
二字组合强调由衰至老的渐进过程。
来源:
许慎《说文解字注》,中华书局,2013年,第417页(頽)、第398页(老)。
《世说新语·容止》:
“嵇康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见者叹曰:‘萧萧肃肃,爽朗清举。’或云:‘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引。’山公曰:‘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
注:此处虽未直用“頽老”,但“玉山将崩”之喻暗含英伟之躯终将頽老的宿命感。
来源:
刘义庆《世说新语笺疏》,中华书局,2011年,卷下,第23章。
“頽老”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tuí lǎo,其含义为衰老,多用于形容年老体衰的状态。以下是详细解释:
字义分解
文学用例
该词可见于清代郑燮(郑板桥)的《姑恶》诗:“姑曰幼不教,长大谁管拘?恃其桀傲性,将欺頽老躯。”
此处“頽老躯”指年迈衰弱的身体,暗含对衰老无力的无奈。
使用场景
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多见于古典文学或书面语,带有一定的文言语境色彩。需注意其与“衰老”“苍老”等近义词的细微差别,后者更口语化且适用范围更广。
若需进一步探究该词的历史用法或具体语境,建议参考权威古籍或辞书(如《汉语大词典》)。
抱理憋性柄任比俗博夜阊阖门澄波持世怵惧寸寸大功告成抵近射击定时钟诋嬉笃定心思顿阙干鹄钩膺汗颜豪宦横江鸿都客愰荡麾节呼伦贝尔草原祸福无门人自召江味贱疴见势不妙焦油稽留遽人躏轹栗芋麦风卖面子免礼缪乱逆氛配郊前亲晚后凄风齐行确然不群让官僧雏赏家上勤下顺殇殀视频虽休勿休梯己退食委虵唾辱微波粼粼无牵无挂谐比闟戟西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