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校书部的意思、校书部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校书部的解释

古代指国家校理藏书之所。《后汉书·班固传上》:“﹝ 班超 ﹞具言 固 所著述意,而郡亦上其书。 显宗 甚奇之,召诣校书部。”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校书部是中国古代文献学领域的重要概念,指专门负责典籍校勘、整理和编目的官方机构。该名称由三个核心语素构成:"校"指校雠,即比对文本、订正讹误的学术工作;"书"指典籍文献;"部"指政府设立的职能部门。

从历史沿革考察,校书部的职能可追溯至汉代。东汉班固《后汉书·百官志》记载,兰台令史负责"典校秘书",其工作内容包含校勘皇家藏书、编定目录。《东观汉记》卷十二提及永元四年(92年)设立"校书郎"官职,可视为校书部的前身机构。唐代杜佑《通典·职官八》详载秘书省下设"校书郎十人,正九品上,掌雠校典籍,刊正文章"的建制。

校书部的核心职能包含三个方面:其一,版本校勘,如刘向《别录》所载"一人读书,校其上下,得谬误为校";其二,目录编纂,典型成果如《七略》分类体系;其三,文本修复,据《隋书·经籍志》记载,秘书监需"补续残缺,正其讹谬"。这些工作对中华典籍传承具有奠基作用,奠定了"目录学""校雠学"的学术传统。

重要参考文献:

  1. 许慎《说文解字》释"校"为"木囚也",段玉裁注引申为"考校"
  2. 《汉书·艺文志》载刘向校书过程
  3. 章学诚《校雠通义》系统阐述校书理论
  4. 余嘉锡《目录学发微》解析校书部历史作用
  5. 程千帆《校雠广义》详论校书技术规范

网络扩展解释

“校书部”是古代中国负责书籍校勘的官方机构,其含义可从以下方面解析:

一、基本含义

指古代官府中专司校勘、校对书籍的部门,主要职能是对国家藏书进行审定、比对和文字校正,确保典籍的准确性与完整性。

二、历史背景

该机构最早可追溯至汉代。据《后汉书·班固传》记载,班固曾因著述才能被召至校书部任职,反映出其在文献整理中的重要性。

三、比喻延伸

该词也被引申为对某领域具备极强审查、校对能力的人,例如形容学者在学术研究中严谨的考据能力。

四、发音说明

读音存在两种常见说法:

建议优先参考权威古籍注音或专业辞书。

参考资料

更多信息可查阅《后汉书》相关记载或汉典等专业辞书。

别人正在浏览...

阿从白圭夫子八威背竈补刺不谓创革吹毛索瘢达努节达权通变独独恶狗鹅头反比例烦渎方道繁緑飜手雨干货勾覈广斥孤绩国瑞毫不迟疑降部见弃于人胶輵夹助惊駴金山抗偶看望课获口川朗洁懒猴畾落里候镂肌騄骐卖菜佣明扬内陆湖宁死不屈农禾陪音气虎虎期契入计三国演义圣主垂衣申审调准蹄踁体心突羽幄席无遂事详签乡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