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同品评。《三国志·蜀志·庞统传》:“ 统 曰:‘ 陆子 可谓駑马有逸足之力, 顾子 可谓駑牛能负重致远也。’谓 全琮 曰:‘卿好施慕名,有似 汝南 樊子昭 。虽智力不多,亦一时之佳也。’ 绩 劭 谓 统 曰:‘使天下太平,当与卿共料四海之士。’”
"共料"是一个由"共"与"料"组成的复合词,在汉语词典系统中具有双重释义:
一、动词性释义(古义): 指共同推想、协同推测,语出宋代陈师道《后山诗注》卷三:"共料东方朔,何如郭细侯",此处"共料"意为众人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进行集体揣度。该用法常见于古典文献,强调群体性的判断过程。
二、名词性释义(今义): 现代汉语中特指共同使用的材料或资源,多用于工程学、材料科学领域。如《现代汉语应用词典》解释为"多方共同筹备的物资基础",在建筑行业可指代合作方联合采购的建材。
该词存在古今异义特征,需结合语境区分。在学术研究领域,建议参考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著的《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及《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商务印书馆),通过权威辞书获取精准释义。
“共料”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方面解析:
一、基本含义
“共”指共同、一起,“料”在此处意为品评、考量。组合后表示共同参与评价或合作商议,常用于描述多人对事物或人才的联合评判。
二、文献出处与例句
该词出自《三国志·蜀志·庞统传》,庞统与友人讨论人才时提到:“使天下太平,当与卿共料四海之士。”此处“共料”指共同品评天下人才,体现协作性评价的语境。
三、使用场景
四、注意要点
该词属于生僻词汇,日常交流中可用“共同探讨”“合作评估”等现代表达替代,避免歧义。
败衄班驳杯影蔽匿博深不觉綷縩订恨帝辇之下低偎蠹编多骨繁养逢场蜂狂分过奉引邯郸曲鬨传花房祸国殃民狐裘鸡禍俊迈跼天枯木龙吟苦笋烂崽厉风笼络卤莽樚木漫淹毛孩子木处辇辂排印前功尽废清机祈战衢巷烧畬申办折准市骨事迹什具十六才子驶马收买忪懞素俭坦缓调朱傅粉瞳神脱靶托说网兜闲料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