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巧的意思、玩巧的详细解释
玩巧的解释
玩弄巧诈手段。《史记·货殖列传》:“ 长安 诸陵,四方辐凑并至而会,地小人众,故其民益玩巧而事末也。”《史记·太史公自序》:“维币之行,以通农商;其极则玩巧,并兼兹殖,争於机利,去本趋末。”
词语分解
- 玩的解释 玩 á 游戏:玩耍。玩笑。玩兴(宯 )。玩具。玩偶。 戏弄,搬弄:玩弄。玩狎。玩花招儿。 观赏:玩赏。玩味。瞻玩。玩物丧志。 可供观赏的东西:古玩。 轻视,忽视:************。玩世不恭。 笔画数:; 部
- 巧的解释 巧 ǎ 技能好,灵敏:巧妙。巧思。巧劲。巧干(刵 )。精巧。轻巧。乖巧。心灵手巧。巧发奇中。 美好:巧笑(指美好的笑貌)。 虚伪(特指语言):巧言。巧诈。巧辩。巧言令色。 恰好:巧合。巧遇。恰巧。 拙
专业解析
"玩巧"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指运用不正当的手段或心计来谋取私利或达到目的,带有明显的贬义色彩。以下是从汉语词典角度对其进行的详细解释:
-
基本释义与核心含义:
- 玩弄技巧;耍弄心机手段。指不通过正当途径,而是利用狡猾、欺诈或取巧的方法来行事或获取好处。它强调行为的投机性和不诚实性。
- 例如:形容商人通过欺诈手段牟利,或形容人处事圆滑、善于钻营。来源:《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年,第1339页。
-
词源结构与语义分析:
- "玩"在此处意为"玩弄"、"戏弄"、"不严肃对待"或"施展"。
- "巧"指"技巧"、"机巧"、"取巧"、"巧妙的方法"(常含贬义)。
- 二字组合,"玩巧"即指"玩弄机巧"、"施展不正当的手段",其语义重心在于手段的不正当性和目的的自私性。来源:《汉语大词典》(缩印本)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7年,第2241页。
-
使用场景与情感色彩:
- 常用于批评、贬斥那些不脚踏实地、喜欢钻空子、靠小聪明或欺骗手段获利的行为或人。
- 与"诚实"、"守信"、"踏实"、"正直"等品质相对立。
- 具有强烈的贬义色彩,使用时需注意语境。来源:《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语文出版社,2010年,第1358页。
-
同义词辨析:
- 取巧:侧重于利用巧妙的手段(有时是正当的,但更多指不正当的)来达到省力或获益的目的,贬义程度有时略低于"玩巧"。
- 耍滑/耍滑头:侧重于用狡猾的手段使自己省力或逃避责任,语义更直接。
- 投机取巧:与"玩巧"意思非常接近,常可互换使用,强调利用时机和巧妙手段(贬义)谋利。来源:《应用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1317页。
-
反义词:
- 诚实、守信、正直、踏实、本分。来源:《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年,第1339页。
网络扩展解释
“玩巧”是一个汉语词语,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解释
拼音:wán qiǎo
释义:指玩弄巧诈手段,即通过投机、机巧的方式达到目的,通常带有贬义,强调手段的不正当性。
二、出处与典故
该词最早见于《史记》:
- 《史记·货殖列传》:“长安诸陵,四方辐凑并至而会,地小人众,故其民益玩巧而事末也。”
- 《史记·太史公自序》:“维币之行,以通农商;其极则玩巧,并兼兹殖,争於机利,去本趋末。”
这两处均描述因商业繁荣导致民众投机取巧、放弃农业本业的现象。
三、使用场景与辨析
- 语境:多用于批评性描述,如社会现象(如重商轻农)、个人行为(如钻营取巧)。
- 辨析:与“机巧”不同,“玩巧”更侧重负面含义,隐含狡诈或不择手段的意味;而“巧妙”则偏向中性或褒义,指方法灵活高明。
四、示例
- 古代:“地狭人稠,民多玩巧”(形容资源有限时,民众易陷入投机)。
- 现代:“市场竞争需凭实力,而非玩巧弄权”(警示商业竞争中的不正当行为)。
五、注意事项
需根据上下文判断其贬义程度,少数语境中可能引申为“灵活应对”,但主流用法仍以负面评价为主。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史记》原文或权威词典(如汉典、查字典)的注解。
别人正在浏览...
埃堨表闾冰消云散步涉不舍得禅袍赤鼻春甸大辩不言答剌罕单丝不成线反德奋不顾生風烟伏笔桴鼓相应干校乖蹇估猜沽吊好脩魂痕鹄年煎沸讥嘲记事儿孔壁孔壶空旷礧礧犂老灵鳌蛮毡猫儿房朦蔽抹泥暮齿那么排云蟠泥礔礰车披毛求瑕齐备染指于鼎邵伯讼棠烧掇省理勝狀申画噬胾孀姑双鬟水喉舜日尧天説三道四擡贴贪财慕势桃花绶文人墨士晞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