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普陀的意思、普陀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普陀的解释

中国 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梵语 补陀落迦 (Potalaka)的省音译。在今 浙江省 普陀县 ,属 舟山群岛 。古称 梅岑山 ,传说 汉 方士 梅福 在此炼丹。 五代后梁 时, 日 僧 慧锷 从 五台山 请 观音 圣像回国,为大风所阻,于此山建“不肯去观音院”,是为“观音道场”之始。后人又据《华严经·入法界品》,附会为 善才 参访 观音菩萨 的 补陀落迦山 。《四溟诗话》卷四引 唐 安庆王 《西池送月泉上人归南海》诗:“天开 达摩 井,云护 普陀 巖。”《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八回:“等到六月里,那位 蒯老太太 照例是要带了合家人等到 普陀 烧香的。”参阅《翻译名义集·众山》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普陀”一词主要有以下两种含义,综合不同来源解释如下:

  1. 佛教圣地——普陀山
    位于浙江省舟山群岛,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梵语原名“补陀落迦”(Potalaka)的音译,意为观音菩萨道场。

    • 历史背景:相传五代后梁时期,日僧慧锷从五台山请观音像回国受阻,遂建“不肯去观音院”,奠定了观音信仰的核心地位()。
    • 文化意义:现存300余座寺院,是《华严经》中记载的善财童子参拜观音圣地,被佛教徒视为“人间净土”()。
  2. 行政区划——上海市普陀区
    因境内普陀路得名,而路名源自佛教圣地普陀山,与玉佛寺慧根法师渊源颇深。

    • 地理特征:地处上海西北部,苏州河横贯区域,面积55.53平方公里()。
    • 经济数据:2023年GDP达1338.32亿元,常住人口约124万()。

延伸补充
梵语“普陀珞珈”(Potalaka)原意可能指“光明山”“小花树山”等,但此说法见于非权威来源()。建议参考佛教经典或权威地理文献进一步考证。

网络扩展解释二

普陀

普陀是一个汉字词语,拆分部首为日和山,总共15个笔画。它起源于佛教文化,是指佛教中的西方极乐世界,即善财童子的居所。

来源

普陀一词最早出现在佛教经典《法华经》中,指的是位于印度洋上的菩提伽耶山。后来,这个词在中国传入,用来指代中国大陆沿海的浙江舟山群岛的主岛,也就是现在的普陀山。

繁体

普陀的繁体字为「普陀」,拆分部首和笔画数保持不变。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时候,普陀的汉字写法并不一致。在汉字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使用其他形状和写法的普陀字。例如在楚简和金文中,普陀以「舆薄」或「蒲菟」的形状写成。

例句

1. 普陀山是中国著名的佛教胜地,吸引了大批信众和游客前来朝拜。

2. 我们计划明年去普陀旅游,体验一下那里的佛教文化。

组词

1. 普陀山:指普陀山山脉及周边地区。

2. 普陀区:指中国大陆浙江舟山群岛的一个行政区划。

3. 普陀式:佛教修行的一种方式,以普陀山为重要场所。

4. 普陀茶:产自浙江舟山普陀山区域的一种名茶。

近义词

乐园、快乐世界、净土

反义词

苦海、地狱、痛苦

别人正在浏览...

暗室亏心宝树八下里毕卓才秀参缀昌歜成局痴车抽样检验出群材粹质戴天得也么雕鸭肚兜反应堆飞虎跟问勾吴雇用汩淢嚎啕大哭恢奇戛戛佳妙激光器济世安邦九酝法泬寥看风驶船靠子窥镜猎酒轥轹笼禽槛兽挛朐路见不平,拔剑相助緑头签蚂蚁明上逆见仆姑跷踦倾觞齐年认奴作郞戎经辱门败户入细洒签事必躬亲贪夫狥财通关散透信王质烂柯文衡仙人縚小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