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八司马的意思、八司马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八司马的解释

唐顺宗 即位,擢任 王叔文 、 王伾 等,谋夺中官兵权,实行改革。失败后,旧派官僚与宦官对参予其事者皆予斥逐:贬 韦执谊 为 崖州 司马, 韩泰 为 虔州 司马, 陈谏 为 台州 司马, 柳宗元 为 永州 司马, 刘禹锡 为 朗州 司马, 韩晔 为 饶州 司马, 凌準 为 连州 司马, 程异 为 郴州 司马,时称“八司马”。 宋 王安石 《读柳宗元传》:“余观八司马,皆天下之奇材也。”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五三:“挥手 唐朝 八司马,头衔老署退锋郎。”参阅《旧唐书·宪宗纪上》。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八司马”是唐代中后期政治事件中的重要历史概念,其含义需结合具体历史背景理解:

一、核心定义

指唐顺宗时期参与“永贞革新”后被贬为州司马的八位官员,包括:韦执谊(崖州)、韩泰(虔州)、陈谏(台州)、柳宗元(永州)、刘禹锡(朗州)、韩晔(饶州)、凌準(连州)、程异(郴州)。

二、历史背景

805年唐顺宗即位后,启用王叔文、王伾(合称“二王”)推行改革,主要内容包括:

三、事件结局

改革仅持续百余日即失败,原因包括:

  1. 顺宗中风失语被迫退位
  2. 宦官集团与藩镇联合反扑
  3. 革新派核心成员相继离位(王叔文丁忧、王伾中风) 最终八位骨干官员均被贬为偏远州司马,史称“二王八司马事件”。

四、历史评价

王安石曾评:“余观八司马,皆天下之奇材也”(《读柳宗元传》),后世多视其为中唐政治改革的悲剧性人物。

注意:

部分网络资料将“八司马”误作李林甫、杨国忠等不同时期的官员(如、4、7),此为混淆。实际“八司马”特指永贞革新中被贬的八人,与玄宗朝权臣无直接关联,建议以《资治通鉴》《新唐书》等正史记载为准。

网络扩展解释二

《八司马》这个词是指古代中国官方系统中的八个司马官职。下面来讲讲这个词的拆分部首和笔画。 拆分部首: - 「八」是指数词,表示数字“8”。 - 「司」是一个常见的字根,在这里表示官方职位。 - 「马」是一个常见的字根,指代马。 笔画: 《八司马》这个词总共有13画。 来源: 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官制。八司马是古代汉朝的官名,他们负责管理和监督朝廷的军事事务,包括骑兵和马匹的管理。 繁体: 《八司马》在繁体字中的写法与简体字相同。 古时候汉字写法: 根据古代汉字的写法,八司马的写法可能会有所变化,但基本的字意和用法是相同的。 例句: 1. 我们需要将军和八司马的意见相结合,来制定有效的军事策略。 2. 八司马的职责是保障国家的安全和军队的战斗力。 组词: - 八宝 - 八卦 - 司马迁 近义词: - 兵马 - 军事 反义词: - 文官 - 非军事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