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恸切的意思、恸切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恸切的解释

谓悲痛之极。 南朝 梁简文帝 《东宫上掘得慈觉寺钟启》:“览启增思,抚端深悲,慟切视奩,哀踰封篋。”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恸切”是一个汉语词汇,具体解释如下:

基本释义

“恸切”意为极度悲痛,形容悲伤达到极点。该词由“恸”(极度悲哀)和“切”(深切)组合而成,强调情感的深刻与剧烈。

词源与用法

  1. 构词分析:

    • 恸(tòng):本义指极度哀痛或大哭,如《论语》中“颜渊死,子哭之恸”。
    • 切(qiē):此处表示程度深,与“深切”类似,而非“切割”之意。
  2. 古代文献用例: 南朝梁简文帝在《东宫上掘得慈觉寺钟启》中写道:“览启增思,抚端深悲,恸切视奁,哀逾封箧”,描述哀伤之深。

现代语境

现代汉语中,“恸切”多用于书面语或文学作品中,表达强烈悲痛,日常口语较少使用。例如:“噩耗传来,家人恸切不已。”

如需更多例句或历史用例,可参考古典文献或权威词典。

网络扩展解释二

恸切的意思

《恸切》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悲痛欲绝,痛哭流泪。

拆分部首和笔画

恸(忄袜)切(刀刀)

恸共有9个笔画。

来源

恸切这个词的来源较为复杂,它由两个古代汉字组成,恸意味着痛哭悲伤,切意味着割裂心肉,表示极度痛苦和悲痛的状态。这个词语最早出现在《诗经·小雅·谷风》一诗中。

繁体

恸切的繁体字为「慟切」。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恸切的写法略有变化。恸的古文写法为「恸」,它的字形中间有一个较大的水滴状,表现出涕泪交流的形象。切的古文写法为「切」,与现代写法相同。

例句

1. 失去儿子的母亲恸切地哭泣。

2. 在葬礼上,亲友们都表现出恸切的悲伤情绪。

组词

恸声哭泣、切痛欲绝、恸切无比

近义词

伤心痛哭、悲痛欲绝

反义词

欢呼雀跃、喜笑颜开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