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宫殿名。故址在今 陕西 西安市 西北 长安 故城内西南隅。 汉高帝 七年建,常为朝见之处。 新莽 末毁。 东汉 末 董卓 复葺 未央殿 。 唐 未央宫 在禁苑中,至 唐 末毁。《史记·高祖本纪》:“ 萧丞相 营作 未央宫 ,立东闕、北闕、前殿、武库、太仓。”《三辅黄图·汉宫》:“ 未央宫 ,周回二十八里,前殿东西五十丈,深五十丈,高三十五丈。” 唐 张说 《和丽妃神道碑铭》:“此皆圣主之曲成,贤妃之本志,何必 云阳山 下,别赴通灵之臺; 未央宫 中,虚立致神之帐。” 明 夏完淳 《明妃篇》:“夜夜秋光 长信殿 ,年年春色 未央宫 。”亦省称“ 未央 ”。 汉 班固 《西都赋》:“輦路经营,脩除飞阁,自 未央 而连 桂宫 ,北弥 明光 而亘 长乐 。” 唐 雍裕之 《宫人斜》诗:“应有春魂化为燕,年来飞入 未央 栖。”
“未央宫”是西汉时期的核心宫殿,其名称与内涵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寓意和历史价值,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解析:
字面释义
“未央”出自《诗经》,原意为“未尽、未半”,引申为“永无止境,生生不息”。结合汉代语境,既指时间上的长久延续(如“夜未央”),也象征空间上的宏伟无限,寄托了对国家长治久安、帝业永续的祈愿。
吉祥寓意
汉代统治者以“未央”命名宫殿,暗含“无灾无难、平安长生”之意,如《汉书》记载“长乐未央”即表达对政权稳固的期许。
建造与沿革
未央宫由萧何主持修建,始建于汉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是在秦章台宫基础上扩建而成。自汉惠帝起,成为西汉历代皇帝的居所与理政中心,直至唐末废弃,存世1041年,是中国历史上使用时间最长的宫殿。
历史事件
见证了文景之治、张骞出使西域、昭君和亲等重大事件,也是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
规模与布局
总面积约5平方公里,是明清紫禁城的6倍,前殿南北长4000米,东西宽2000米,最高处达15米,建筑群依龙首原高地而建,气势恢宏。宫内分前朝后寝,亭台楼阁与山水相映,奠定了中国宫城建筑的基本格局。
功能分区
前殿为朝会议政之所,椒房殿为皇后居所,另有藏书阁、武库等设施,体现政治与生活的双重功能。
政治象征
作为西汉200余年的政令中心,未央宫成为汉王朝的代名词,后世诗词常以“未央”指代汉宫,如王昌龄“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
遗产价值
1961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保单位,2014年作为“丝绸之路”遗产点入选《世界遗产名录》,现为遗址公园,展示汉代文明与建筑艺术。
“未央宫”不仅是汉代政治与文化的缩影,更通过其名称与建筑,传递了古代中国对永恒与繁荣的哲学思考。
《未央宫》是一个具有深厚历史背景的词语,它指的是古代中国的一座皇宫。
将词语《未央宫》拆分为部首和笔画:
- 未:由“一”和“八”两个部首组成,总共2画
- 央:由“大”和“日”两个部首组成,总共3画
- 宫:由“宀”和“共”两个部首组成,总共6画
《未央宫》这个词来源于古代中国的宫殿名称。繁体字中的写法为「未央宮」。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与现在有所不同。《未央宫》在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为「未央宮」。
以下是关于《未央宫》的一些例句:
1. 未央宫是中国古代帝王居住和办公的地方。
2. 未央宫是古代都城的核心建筑之一。
3. 古代的未央宫面积广大,建筑雄伟壮观。
与《未央宫》相关的一些组词:
1. 宫殿
2. 皇宫
3. 御座
4. 上朝
5. 宫廷
与《未央宫》意义相近的词语:
1. 御寝
2. 寝宫
3. 紫禁城
4. 故宫
5. 大内
与《未央宫》意义相反的词语:
1. 民居
2. 建筑
3. 村落
4. 市区
5. 山野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