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共床(而眠)。《史记·田叔列传褚少孙论》:“两人同牀卧。” 唐 元稹 《酬友封话旧叙怀十二韵》:“草馆同牀宿,沙头待月归。”《东欧女豪杰》第四回:“ 子连 谦让一番,又谈了好些时事,直至自鸣鐘打了三下,方才同牀睡去。”
2.指女宠或娈童。《韩非子·八奸》:“凡人臣之所道成姦者,有八术。一曰在同牀。何谓同牀?曰贵夫人,爱孺子,便僻好色,此人主之所惑也。託於燕处之虞,乘醉饱之时,而求其所欲,此必听之术也。为人臣者,内事之以金玉,使惑其主,此之谓‘同牀’。” 章炳麟 《秦政记》:“嗟乎! 韩非 道八姦,同牀、在旁、父兄皆与焉。”
“同牀”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多重含义,需结合上下文理解:
字面意义 指两人共用一张床铺,常用于描述亲密关系或共处状态。如《史记·田叔列传》中的“两人同牀卧”,仅表示物理空间上的共眠。
韩非子《八姦》中的政治权谋概念 韩非子将“同牀”列为君主需防范的八种奸术之一,特指臣子通过进献女宠、娈童等手段迷惑君主,使其沉溺美色而荒废朝政。此用法带有明显的贬义,属于特定历史语境下的引申义。
注意:现代汉语中该词已极少使用,字面含义多由“同床”替代,而权谋含义仅见于研究古籍时。日常交流中需谨慎使用,避免因语境差异引发误解。
《同牀》是一个成语,指的是夫妻同床共枕、生活在一起的意思。
《同牀》的部首为牛,总共有14个笔画。
《同牀》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文化背景。在古代,夫妻是同床共枕,共同度过一生的伴侣。因此,这个成语用来形容夫妻生活在一起并表示二人情意深重。
《同牀》的繁体字为「同牀」,发音为tóng chuáng。
在古代,「同牀」的写法可能稍有不同,例如有时将「牀」写为「床」。
1. 他们结婚多年,一直同牀共枕,仍然互相深爱着。
2. 年老的夫妇喜欢同牀休息,彼此陪伴度过晚年。
同牀同枕、同牀共枕、牀前明月光。
夫妻共寝、共枕同牀。
分牀异梦。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