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进寸退尺的意思、进寸退尺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进寸退尺的解释

(1).进一寸,退一尺。语本《老子》:“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比喻得不偿失。 唐 韩愈 《上兵部李侍郎书》:“薄命不幸,动遭谗谤,进寸退尺,卒无所成。” 元 揭傒斯 《过吕梁宿云梦城下遂与诸公分韵赋诗予得黄字》:“东西鱼贯牵百丈,进寸退尺奋且僵。” 清 许承钦 《吕梁洪》诗:“復闻飞輓越长津,两岸槎牙横铁綆;进寸退尺百夫争,失势存亡寄俄顷。”

(2).谓进退。 明 卢象昇 《剿寇第二要策疏》:“两军对垒,旗鼓相当,进寸退尺之间,便分胜败。”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进寸退尺”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老子》第六十九章:“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本义指前进一寸却后退一尺,后引申为表面看似进取,实则得不偿失的行为。该成语常用来比喻方法失当、事倍功半,或形容形式上推进但实质上退让的矛盾状态。

在语义演变中,其核心含义包含三层:

  1. 战术失衡:原指军事策略中冒进与退缩的比例失调(《古代汉语词典》)。
  2. 得失倒置:唐代白居易《策林·议兵》中“弃信劳军,进寸退尺”用此强调付出与收获不成正比(国学大师网)。
  3. 辩证哲学:老子通过“进寸退尺”阐述“以退为进”的逆向思维,如清代俞樾注疏所言“不争之争,是为大争”(汉典网)。

现代语境多用于警示急功近利的行为模式,例如经济领域的盲目扩张导致资产缩水,或人际交往中过度强硬反而丧失协商空间(《汉语成语大词典》)。该成语在公文中常作为论证修辞,多与“舍本逐末”“欲速不达”等形成语义关联。

网络扩展解释

“进寸退尺”是一个汉语成语,读作jìn cùn tuì chǐ,其核心含义是“前进一寸,后退一尺”,比喻得到的少、失去的多,或形容得不偿失 的行为。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解析:


1.基本释义


2.出处与演变


3.用法与语境


4.近义词与反义词


5.例句参考


“进寸退尺”通过形象的进退对比,生动揭示得失失衡的哲理。其源自道家经典,后广泛用于文学与日常表达,提醒人们审慎权衡行动后果。如需更全面信息,可参考《老子》原文及历代注释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白玉石鄙谬苍宇参同草田崇替传拓存访大唐新语大月登手登脚得这动物方槽坟兆贯射孩笑汉皋珠含浑黄涨矫复交盖狡抗家殷人足基金金麸禁花开门延盗狂妄略玃亮闪闪嫽妙理固当然流伍龙孽乱作胡爲面阔描叙泥名失实庖廪砰鍧偏材气昂昂千思万想晴好轻沤柔情媚态散衣僧佉尚可市廛四友宋应星贪惰体心为身雺晦香冽线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