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谓夫妇同室而居,同器藏衣物。《礼记·内则》:“少事长,贱事贵,咸如之夫妇之礼。唯及七十,同藏无间。” 郑玄 注:“衰老无嫌。” 孔颖达 疏:“夫妇唯至七十,同处居藏,无所间别。”
(2).谓胸怀相同。 宋 叶适 《戴佛墓志铭》:“岂无长林,何必高冈,棣华连理,伯季同藏。”
谓合葬。 唐 韩愈 《息国夫人墓志铭》:“随葬东土,在 河 之阳,遥望公坟,而不同藏。”
“同藏”是一个多义词,其含义需结合不同语境及文献来源进行解释。以下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的详细解析:
夫妇同室而居,共藏衣物
源自《礼记·内则》:“唯及七十,同藏无间。”郑玄注“衰老无嫌”,指夫妇年老后共同生活、共用储物空间,体现亲密无间的关系。
胸怀相同,志趣相投
如宋代叶适《戴佛墓志铭》中“伯季同藏”,比喻兄弟或友人之间心意相通。
合葬
唐代韩愈《息国夫人墓志铭》提及“遥望公坟,而不同藏”,指夫妻死后未能合葬的情形。
古文献引用:
现代组词:常见于古汉语研究或诗词创作,如“同藏无间”“棣华同藏”等。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查阅《礼记》原文或《汉语大词典》相关条目。
《同藏》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词语,意思是相同的秘密或相同的藏匿之地。
该词的拆分部首是“口”和“艹”,其中“口”是表示“口腔”的意思,而“艹”是表示“草”的意思。
根据《汉字源流字典》,《同藏》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秘密交流方式。在古时候,人们常常使用暗号、密码等方式进行秘密的通讯,而相同的秘密或信息会被藏在某些特定的地方。因此,“同藏”即指相同的秘密被藏匿在一起。
《同藏》的繁体写法与简体写法基本保持一致,只是在部分字形上有所差异。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与现代有所不同。例如,原先的“同藏”写作“㝵蔵”,其中“㝵”是表示“秘密”的意思,而“蔵”则表示“藏匿”。
以下是关于“同藏”的一些例句:
1. 他与我有着同藏的秘密。
2. 我们将会把这些文件同藏在那座房子里。
一些与“同藏”相关的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如下:
组词: 同窗(一起上学的同学)、同事(一起工作的人)、同居(一起居住的人)、同乡(来自同一个地方的人)
近义词:相同、一样、相似
反义词:不同、不一样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