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蚳醢的意思、蚳醢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蚳醢的解释

用蚁卵做的酱。《周礼·天官·醢人》:“馈食之豆,其实葵菹……蜃,蚳醢。”《礼记·内则》:“腶脩蚳醢。” 宋 梅尧臣 《赤蚁辞送杨叔武广南招安》诗:“今令智者以智取,即见蚳醢传太宫。”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六:“《北户録》云:‘ 广 人於山间掘取大蚁卵为酱,名蚁子酱。’按此即《礼》所谓‘蚳醢’也, 三代 以前固以为食矣。然则 汉 人以鼃祭宗庙,何足怪哉!”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蚳醢”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具体解释如下:

  1. 基本含义
    指用蚁卵制作的酱类食品。这种酱在古代可能用于祭祀或贵族饮食,属于较为特殊的调味品。

  2. 字形与读音

    • “蚳”的正确拼音应为chí(而非“zǐ”),本义指蚁卵;
    • “醢”读作hǎi,意为肉酱或腌制发酵的食品。
  3. 文化背景
    古代文献中,“蚳醢”可能作为稀有食材被记载,反映了先民对自然资源的利用。但因蚁卵采集困难,此类食物可能仅限特定场合使用。

  4. 注意事项
    需注意部分资料中可能存在拼音标注错误(如将“蚳”误注为zǐ),建议结合权威词典或文献进一步查证。

如需更全面的例句或历史用例,可参考《周礼》《礼记》等典籍,或查阅专业古汉语词典。

网络扩展解释二

《蚳醢》的意思

《蚳醢》是一个古汉字词语,表示蚂蚁与蝼蚁。在古代中国文学作品中,常用来比喻小人或下层人群。

拆分部首和笔画

《蚳醢》这个词由两个部首组成:蚫(虫)和酉(酒)。它的总笔画数为18画。

来源和繁体

《蚳醢》最早出现在《诗经·小雅·蓼莪》一诗中,意为蚂蚁与蝼蚁。繁体字为「螽」。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蚳醢」的写法并不是现代常用的「蚂蚁」和「蝼蚁」。而是将蚂蚁写成「螽」,蝼蚁写成「醢」,总共为24画。古时文人常用这个词来比喻卑微的人或下层人群。

例句

1. 汉代文学家贾谊在《过秦论》中写道:「夫蚳醢者,将之嗜也,亦蝼蚁与蚂蚁。」意为小人贪婪,就像蝼蚁和蚂蚁一样。

2. 诗人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有一句:「不知落月亦成朝,忽闻蚳醢至声娇。」意为我不知道月亮何时升起,忽然听到蝼蚁和蚂蚁发出娇媚的声音。

组词

蚳蚁、醢石、蚳蚁战

近义词

蝼蚁、琨玉(比喻高尚的人才)

反义词

龙蛇(比喻权贵等阶级)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