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一种寄生狗体的虱蝇,可入药。 宋 周密 《齐东野语·小儿疮痘》:“小儿疮痘……用狗蝇七枚,擂细和醅酒少许调服。”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虫二·狗蝇》:“狗蝇,生狗身上,状如蝇,黄色,能飞;坚皮利喙,噉咂狗血。冬月则藏狗耳中。”
(2).蜡梅的一种。 清 钱谦益 《蜡梅》诗:“莫以黄中笑梔貌,狗蝇今日遍江乡。”参见“ 狗蝇梅 ”。
“狗蝇”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多重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指无原则、巴结权贵的人。
该词由“狗”和“蝇”组合而成,形容为私利不择手段、毫无底线之人,常用于贬义语境。例如批评趋炎附势者或卑劣行为时使用。
昆虫
指寄生在狗身上的虱蝇,可入药。
植物
蜡梅的一个品种,又称“狗蝇梅”。
若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记载(如药用配方或植物嫁接方法),可参考《齐东野语》《本草纲目》等古籍原文。
《狗蝇》是一个成语,意为比喻身份低微而气量狭小的人。通常用来形容小人行径卑劣,背地里做一些卑鄙恶劣的勾当。
《狗蝇》的字是由“犬”和“虫”两个部首组合而成的,分别有4画和6画。
《狗蝇》这个成语最早出现于古代诗书中。原指一种恶心的蝇虫,寄生在狗的身上,形容低劣、卑鄙的人。后来逐渐演变为形容小人、恶劣行径的比喻。
《狗蝇》在繁体中的写法是「狗蠅」。
在古代汉字中,狗蝇的写法略有不同,是「犭虍虫」。
1. 他是个狗蝇,背地里阴谋诽谤他人。
2. 别理会这些狗蝇,他们只会跟你一起沉沦。
3. 那个小偷原本以为没有人会发觉他,但他低估了是非的犬蝇。
狗蝇香、狗蝇草、狗蝇虫。
卑劣小人、恶棍、恶徒。
正人君子、高尚人物、光明磊落。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