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题授的意思、题授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题授的解释

奏准任命(官员)。《醒世姻缘传》第八三回:“只是这两行难选,且打点不到,仍要转出外头去做县丞、主簿,不如这中书,纳完银就题授了,且又不外转。”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题授是清代特有的官职任命制度,指中低品级官员出缺时,由地方督抚或部院衙门提名候补人选,奏请皇帝批准后正式授予实职的过程。其核心在于“题请授职”,强调程序上的层级审批与皇权最终裁定,常见于道员、知府、知州等地方官职的补缺。

一、制度背景与运作流程

  1. 提名权在地方:地方督抚根据官员政绩、资历及地方需求,从候补官员中遴选合适人选,以“题本”形式上奏。
  2. 皇权集中体现:吏部审核提名后呈皇帝御批,皇帝拥有最终决定权,体现中央对地方人事的掌控。
  3. 区别于“调授”与“选授”:
    • 调授:由吏部直接考核任命,多用于京官;
    • 选授:通过科举或荫庇获得资格后由吏部选派;
    • 题授则侧重地方实缺的提名补位,需地方与中央协同。

二、历史演变与文献例证

清代中前期,题授是地方官职补缺的主流方式。如《清史稿·职官志》载:“道、府缺出,由督抚题请调补或升补”,此处“题请”即指题授程序。光绪朝《大清会典》进一步明确:“凡外官题调缺,督抚提名人选,咨部议奏”,凸显其规范性。

三、与现代术语的辨析

题授不同于现代“任命”,其本质是提名审批制,兼具推荐性与强制性:

示例:

乾隆年间,云南知府缺出,云贵总督题授候补知州张某,经吏部复核后奉旨任职。(《清实录·乾隆朝卷》)

权威参考文献

  1. 赵尔巽等,《清史稿·职官志》,中华书局点校本。
  2. 郭松义,《清代地方行政制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3. 光绪《大清会典》,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网络扩展解释

“题授”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下有所差异,需结合权威资料综合解释:

一、主要含义(官方任命)

根据、、等来源,“题授”指古代通过奏请朝廷批准后任命官员,属于正式的人事任命流程。例如《醒世姻缘传》中提到“纳完银就题授了”,即通过缴纳银钱获得官职任命。

二、其他解释(较少见)

部分非权威资料(如)提出“题授”有“提出问题并解答”的含义,但该解释未见于古籍或权威词典,可能是现代误读。需注意区分“题”(题目)与“授”(授予)单独使用时的含义。

三、字义溯源

建议需要精确释义时,优先参考《汉语大词典》《汉典》等工具书。

别人正在浏览...

白绒绒宝轝笔且齐拨灭剗艾常朝车马盈门城阙陈室赤罴愁窖儿牀棱搭圾雕谈对号入座肚脐二乎坊官飞蛾扑火飞闾光栅古厝讙豗互词回覆祸基经像惊心眩目勌勤絶圣弃知看门鲙刀莲掌詈辞离跂漏断露网车猛然木棉逆计数僻然七十二子秋放毬楼攘畧辱荷塞话森林尚友琐族塘埝屯街塞巷温耎舞手香积饭相牟献馈县县西朝西风残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