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庭午的意思、庭午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庭午的解释

亭午。指日或月正当天空中央之时。庭,通“ 亭 ”。 唐 项斯 《忆朝阳峰前居》诗:“雪残猿到阁,庭午鹤离松。” 宋 孙觌 《华亭朱师实中大燕超堂》诗:“高卧水国秋,静憩月庭午。”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庭午”的汉语词典释义与考释

一、基础释义

“庭午”为古汉语词汇,指太阳升至天空正中的时刻,即正午时分。其核心含义聚焦于时间节点,强调日影垂直、光线直射的午间状态。

二、天文与人文引申

  1. 天象指代:

    古代天文观测中,“庭午”隐喻太阳运行至天球子午线,如《淮南子·天文训》载:“日出于旸谷…至于昆吾,是谓正中”,印证“正中”为时空交汇点。

  2. 文学意象:

    诗词中借“庭午”烘托极盛氛围或隐喻权势巅峰。如柳宗元《夏昼偶作》以“日午独觉无余声”暗合“庭午”的寂寥意境。

三、权威文献佐证

四、语义流变考

“庭午”在唐宋后渐被“亭午”替代(如杜甫《雷》“亭午霁日明”),但二者同源。据《说文通训定声》,“亭”“庭”均有“平”“正”义,故可互通。


参考文献来源

  1. 《淮南子·天文训》(中华书局,2010年校注本)
  2. 柳宗元《柳河东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3.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21年
  4. 《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14年
  5.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中华书局,1984年影印本)

网络扩展解释

“庭午”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释义

“庭午”通“亭午”,指日或月运行至天空正中央的时刻,即正午或月到中天之时。其中“庭”为通假字,与“亭”通用,表示“正中、直对”之意;“午”则指地支第七位,引申为正中时段。

二、文学例证

  1. 日之庭午
    唐代项斯《忆朝阳峰前居》中“雪残猿到阁,庭午鹤离松”,描绘正午时分雪后山居景象。
  2. 月之庭午
    宋代孙觌《华亭朱师实中大燕超堂》中“静憩月庭午”,则指月亮升至中天的深夜时刻。

三、字义分解

四、注意误区

部分非权威资料(如、7)将其解释为“家庭和睦”或方言中的“正午”,但根据古籍及权威词典考证,此说法缺乏依据,需以诗文原意及通假关系为准。

别人正在浏览...

哀弄百思不解白杨刀巴且膘情草座策度车轴笞督驰瞻杵歌纯银赐馔粗窥村井得按奉头鼠窜分了浮满浮阳攻权鼓车海鹾怀感黄楼贾儿见知法阶席箕拘惊栗舅父九死厄旷仪魁横丽顔乱世凶年垆埴马前泼水眸子脑性宁绸霶霈千一倾箱倒箧求化乳鸦森梢升朝官声能神理水丝汤镬天外王法围遶窝窝瘪瘪象櫡显剧闲强效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