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审问治罪。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六:“ 重 从远还,闻 玉 已死,故齎牲币,诣冢弔唁,感其篤终,輒与相见……愿勿推治。”《北齐书·司马世云传》:“恃叔之势,所在聚敛,仍肆姦秽,将见推治,内怀惊惧。” 宋 曾敏行 《独醒杂志》卷三:“﹝ 李彪 ﹞覩时政之弊,欲上书论其事。 蔡氏 之党知之,乃密以告, 元长 大怒,付狱推治。” 元 元怀 《拊掌录》:“盖 文潜 时有僕 曹 某者,在家作过,亦失去酒器之类,既送天府推治,其人未招承。”
"推治"是一个汉语词汇,具体解释如下:
基本释义
推治(tuī zhì)意为审问治罪,指通过审讯程序对犯罪嫌疑人进行定罪量刑。该词由"推"(推究、审查)和"治"(惩处、治理)组合而成,强调通过审查事实进行法律制裁的过程。
古代文献用例
语言结构
该词为双音节动词,左右结构的汉字组合,注音为ㄊㄨㄟ ㄓˋ,现代汉语中已较少使用,属于古语词汇。
若需更多古文词汇解析,可参考汉文词典或古典文献研究资料。
推治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词语,分别是“推”和“治”。这个词的基本意思是推动社会或组织的管理与治理。
拆分部首和笔画:推的部首是手,治的部首是水。推字的五笔输入法编码是: 1213 一丨一丨丶 ,治字的五笔输入法编码是: 5154 一二ㄥ丶。推字的笔画数是8,治字的笔画数是9。
来源:《推治》一词最早可以追溯到《中庸》一书中。《中庸》是孔子的弟子及其儿子编写的一本儒家经典,其中的“推治”意为推动并治理事物,提倡顺应自然、秩序等准则。
繁体:推治在繁体字中的写法是「推治」。
古时候汉字写法:在古代汉字中,推字以「」来表示,治字以「」来表示。
例句:他成功地推治了这个团队,使其重新获得了秩序与效率。
组词:推动、管理、治理。
近义词:推动、推进、推行、执行。
反义词:倒退、阻碍、破坏、无序。
【别人正在浏览】